题目内容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 B. | 检验气密性 | C. | 稀释浓硫酸 | D. | 收集氢气. |
分析 A.酒精灯不能对火,易发生失火;
B.捂热试管,观察烧杯中是否出现气泡;
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注入水中;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解答 解:A.酒精灯不能对火,易发生失火,应利用火柴点燃,故A错误;
B.捂热试管,观察烧杯中是否出现气泡,可检验气密性,操作合理,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易导致液滴飞溅,故C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能利用图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仪器的使用、稀释、气体的收集及气密性检验等,把握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Cu2O+2H+═Cu+Cu2++H2O.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了Cu2O | |
B. | 溶液中最终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 | |
C. | 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 |
D. | 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没有分解 |
16.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18g 16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 |
B. |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 |
C. | 在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 | |
D. | 18O2和16O2化学性质相同 |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 (D)=0.4 mol•L-1•s-1 | B. | v (C)=0.5 mol•L-1•s-1 | ||
C. | v (B)=0.6 mol•L-1•s-1 | D. | v (A)=0.15 mol•L-1•s-1 |
1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 | |
B. | 用图2所示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干,制备胆矾 | |
C. | 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 |
D. | 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
20.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 验证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 B. | 分离苯和酒精 | ||
C. | 制取少量O2 | D. | 收集少量NO2气体 |
18.下列说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 使用一次性筷子,既方便又卫生,且耗木才不多、应提倡大量使用 | |
B. | 塑料像把双刀剑,它既可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又给环境带来污染 | |
C. | 甲烷是优良的气体燃料,但矿井里由于它的存在,在通风不良时,易发生爆炸 | |
D. | 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但同时也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