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中山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已知①X、Y的氢化物的熔沸点在所在族中最高,且常温下X、Y的氢化物的状态不同.②Y与Z是同一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X、Y的氢化物的熔沸点在所在族中是最高的,且常温下X、Y的氢化物的状态不同,在短周期中能形成氢键只有三种元素,N、F、O,如X为N元素,则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如X为O元素,则Y为F元素,Z为Cl元素,W为Ar元素,Ar不是主族元素,不符合题意,则只能为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判断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解答:解:X、Y的氢化物的熔沸点在所在族中是最高的,且常温下X、Y的氢化物的状态不同,在短周期中能形成氢键只有三种元素,N、F、O,如X为N元素,则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如X为O元素,则Y为F元素,Z为Cl元素,W为Ar元素,Ar不是主族元素,不符合题意,则只能为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则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硫,故A错误;
B.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B错误;
C.因为氯和硫为同周期元素,Cl的非金属性大于S的非金属性,则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故C正确;
D.相同条件下,Z、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为H2S和H2O,它们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点和沸点越高.但是水分子之间有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强,常温为液体,H2S为气体,水比H2S熔沸点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推断的角度较为模糊,注意结合四种元素都为主族元素的要求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中山模拟)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某温度下体积为200L的氨合成塔中,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h)浓度(mol/L) 0 1 2 3 4
N2 1.500 1.400 1.200 C1 C1
H2 4.500 4.200 3.600 C2 C2
NH3 0 0.200 0.600 C3 C3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0~2小时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
0.15
0.15
mol?L-1?h-1
若起始时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a,则N2的转化率为
2(1-
1
a
2(1-
1
a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希腊阿里斯多德大学的 George Marnellos 和 Michael 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利用能通过氢离子的多孔陶瓷固体作电解质,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转化率达到78%,试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N2+6H++6e-═2NH3
N2+6H++6e-═2NH3

(3)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
4NH3+5O2?4NO+6H2O  K1=1×1053(900℃)
4NH3+3O2?2N2+6H2O   K2=1×1067(900℃)温度较低时以生成
N2
N2
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
生成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下降
生成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下降
.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的原因
进一步与NO反应生成硝酸
进一步与NO反应生成硝酸

(4)尾气处理时小型化工厂常用尿素作为氮氧化物的吸收剂,此法运行费用低,吸收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吸收后尾气中NOx的去除率高达99.95%.其主要的反应为氮氧化物混合气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反应生成CO2和N2请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NO+NO2+H2O=2HNO2
NO+NO2+H2O=2HNO2
CO(NH22+2HNO2=CO2+2N2+3H2O
CO(NH22+2HNO2=CO2+2N2+3H2O
(2009?中山模拟)己知羰基化合物与饱和NaHSO3溶液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1)羰基化合物和饱和NaHSO3的反应速率如下:
羰基化合物 CH3CHO CH3COCH3 C2H5COCH3 CH3CH2CH2COCH3
产率(1小时内) 88.7 56.2 36.4 23.4
羰基化合物 (CH32CHCOCH3 (CH33CCOCH3 C2H5COC2H5 C6H5COCH3
产率(1小时内) 12.3 5.6 2 1
可见,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和NaHSO3反应的影响有(写出3条即可)
醛比酮容易发生该反应;
醛比酮容易发生该反应;

苯基酮极难发生该反应;
苯基酮极难发生该反应;

羰基所连的碳上氢原子越少或取代基越多或取代基的碳原子数越多,越难反应;
羰基所连的碳上氢原子越少或取代基越多或取代基的碳原子数越多,越难反应;

(2)利用以上可逆反应可以分离醛和酮的混合物,请写出能使醛与NaHSO3生成的沉淀重新溶解的试剂的化学式
HCl、NaOH
HCl、NaOH
(写出2种,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
(3)检验甲基酮(RCOCH3)通常用到下列2步反应来生成难溶于水的氯仿.
(CH32CHCOCH3
Cl2NaOH
(CH32CHCOCCl3
NaOH
A+HCCl3
①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2CHCOCH3+3Cl2+3NaOH→(CH32CHCOCCl3+3NaCl+3H2O
(CH32CHCOCH3+3Cl2+3NaOH→(CH32CHCOCCl3+3NaCl+3H2O

②写出A的结构简式
(CH32CHCOONa
(CH32CHCOONa

(4)苯甲醛与在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苯甲醇,此反应的类型是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分离该反应产物的操作名称是
萃取(或蒸馏)
萃取(或蒸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