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HCl═H++Cl- | B. | H2O═H++OH- | ||
C. | Na2CO3?2Na++CO32- | D. | NH3•H2O═NH4++OH- |
分析 A、HCl是强电解质;
B、水是弱电解质;
C、Na2CO3是强电解质;
D、NH3•H2O是弱电解质.
解答 解:A、H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故电离方程式为:HCl═H++Cl-,故A正确;
B、水是弱电解质,故应用可逆号,故应为H2O?H++OH-,故B错误;
C、Na2CO3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故应为Na2CO3=2Na++CO32-,故C错误;
D、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用可逆号,故为NH3•H2O?NH4++OH-,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用可逆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下列有机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CH(CH3)3:表示正丁烷的结构简式 | |
B. | :表示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 |
C. | 表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小球表示C、H、O元素) | |
D. | C2H4O:表示乙醇的分子式 |
16.下列关于乙醇与钠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与钠反应的速率:乙醇<水 | |
B. | O-H的极性:乙醇>水 | |
C. | O-H的极性受相邻基团的影响 | |
D. | 依据乙醇与H2物质的量之比2:1,可确定乙醇的结构 |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苯(苯酚) | NaOH溶液 | 分液 |
B | 乙烷(乙烯) | 氢气 | 加热 |
C | 乙酸(乙醇) | 金属钠 | 蒸馏 |
D | C17H35COONa(甘油) | NaCl | 结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0.为检验产品中Mn2+,取产品少许溶于4mol/L硫酸中,加人少量NaBiO3粉末,搅拌,将过量的试剂离心沉降后,溶液呈紫红色(反应中铋被还原为Bi3+),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5:2 | B. | 2:5 | C. | 5:1 | D. | 1:5 |
10.恒温恒容,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 |
B. | 分别用B、C表示反应的速率,其关系是:3υ(B)=2υ(C) | |
C. | 2min末的反应速率υ(B)=0.3mol•L-1•min-1 | |
D. | 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证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
5.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 | 将SO2通入水中 | B. | 硫酸氢钠溶于水 | C. | 将HCl通入水中 | D. | NaOH溶于水 |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 |
B. | 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饮酒过量时乙醇发生取代反应 | |
C. | 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属于弱酸 | |
D. | 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因此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3.我国古代曾用火法炼铜:Cu2S+O2$\stackrel{高温}{→}$2Cu+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 B. | 反应中只有O2得电子 | ||
C. | 32g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4mol | D. | Cu2S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