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X+核外电子分别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第0族B.第三周期第ⅦA族
C.第三周期第ⅠA族D.第四周期第ⅠA族
【答案】D
【解析】
X的+1价阳离子为2、8、8的结构,则其原子结构为2、8、8、1,X为K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ⅠA族,故选D。
【题目】某校学习小组探究不同条件对电解FeCl2溶液产物的影响。所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为石墨电极。
(查阅文献)i. Fe2+、Fe3+在溶液中通过与Cl-结合分别形成FeCl42-、FeCl63-,可降低正电荷。
ii. 电解过程中,外界条件(如电解液pH、离子浓度、电压、电极材料等)会影响离子的放电能力。
(实验记录)
序号 | 实验条件 | 实验现象 | |
阴极 | 阳极 | ||
I | pH=0 1 mol·L-1 FeCl2溶液 电压1.5 V | 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 | ①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 ②取阳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
II | pH=4.9 1 mol·L-1 FeCl2溶液 电压1.5 V | ①未观察到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析出。 ②电解结束后,将电极浸泡在盐酸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 ①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 ②阳极附近出现红褐色浑浊。 取阳极附近浊液于试管中,先用盐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
(1)结合阴极实验现象的分析
①实验I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用化学用语表示实验II中产生阴极现象的原因:________。
③对比实验I、II的阴极现象,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2)结合阳极实验现象的分析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I中Cl-没有放电,得出此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阳极附近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依据此现象分析,阳极反应可能是Fe2+ - e- === Fe3+、________。
②对比实验I、II的阳极现象,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__。
(实验讨论)
(3)有同学提出,改变条件有可能在阳极看到“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现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对应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