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常温下,0.1mol/L的三种盐溶液,NaX、NaY、NaZ的pH分别为7、8、9,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HX、HY、HZ的酸性依次增强
B. 离子浓度:c(Z-)>c(Y-)>c(X-)
C. 电离常数:K(HZ)<K(HY)
D. c(X-)=c(Y-)+c(HY)=c(Z-)+c(HZ)
【答案】CD
【解析】
A. NaX、NaY、NaZ的pH分别为7、8、9,NaX 为强酸强碱盐,没有水解;NaY、NaZ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碱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其对应的酸性越弱, HX、HY、HZ的酸性依次减弱,所以A错;B. 离子浓度:c(Z-)>c(Y-)>c(X-) NaY、NaZ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碱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其离子浓度越小,离子浓度:c(Z-)<c(Y-)<c(X-)
故B错;C.对于弱酸,其酸性越弱,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大,说明HX为强酸,HY、XZ为弱酸,且酸性,电离常数,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NaX电离后不水解,X-的物质的量浓度,NaY、NaZ电离后都部分水解,根据物料守恒可以知道:;,所以,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题目】科学家正在研究温室气体CH4、CO2的转化和利用。
(1)在Ni基催化剂的作用下,CH4和CO2反应可获得化工原料CO和H2。
①基态Ni外围价电子中有_________对成对电子。
②CH4、CO2、H2分子中有孤对电子的是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CH4和CO2都能与H2O形成笼状结构(如图所示)的水合物晶体,其相关参数如下表。CH4与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参数 分子 | 分子直径/mm | 分子与H2O的结合能(E) |
CH4 | 0.436 | 16.40 |
CO2 | 0.512 | y |
①CO2水合物分子间存在的两种作用力是___________.
②为开采深海海底的“可燃冰”,科学家已经证明可用CO2置换CH4。已知上图中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为xnm,根据上述图表,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角度分析:x_____0.512;y_______16.40。(填“>”“<"或“=”)
③写出CH4的一种等电子体: __________;SiO2与CO2是否互为等电子体?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___.
【题目】研究小组进行右图所示实验,试剂A为0.2mol/LCuSO4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探究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用不同的试剂A进行实验1~实验4,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 试剂A | 实验现象 |
1 | 0.2mol/LCuCl2溶液 | 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
2 | 0.2mol/L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 | 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
3 | 2mol/LCuSO4溶液 | 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 |
4 | 2mol/LCuCl2溶液 | 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
(1)实验1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3)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__ 。
(4)经检验可知,实验4中白色固体为CuCl。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Cu+CuCl2=2CuCl的反应,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①A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
(5)为探究实验4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CuCl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 | 加入浓NaCl溶液 | 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
ii | 加入饱和AlCl3溶液 | 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 |
iii | 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2mol/LCuCl2溶液 |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
查阅资料知:CuCl难溶于水,能溶解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
①由述球实验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与_____作用的结果。
②为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
(6)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