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0.1 mol•L-1 (NH4)2Fe(SO4)2溶液中:K+、Cu2+、Cl-、MnO4- | |
B. | 遇KSCN溶液变红色的溶液:Na+、Mg2+、SO42-、Cl- | |
C. |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H4+、Cu2+、ClO-、Cl- | |
D. | 0.1mol•L-1NaHCO3溶液:K+、AlO2-、Cl-、NO3- |
分析 A.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遇KSCN溶液变红色的溶液,含铁离子;
C.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
D.AlO2-促进的HCO3-电离.
解答 解:A.Fe2+、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遇KSCN溶液变红色的溶液,含铁离子,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H+、ClO-、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AlO2-促进的HCO3-电离,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SO2+H2O═H2SO3 | B. |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 ||
C. | 2FeCl2+Cl2═2FeCl3 | D. | Al(OH)3+3HCl═AlCl3+3H2O |
18.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CO2+2NaOH═Na2CO3+H2O | B. | CuO+2HCl═CuCl2+H2O | ||
C. | CaCO3+2HCl═CaCl2+H2O+CO2↑ | D. | 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
15.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
B. | 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 |
C. |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D. | 断开化学键会放出能量 |
12.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pH试纸能测得氯水的pH=4 | |
B. | 过量的铁在少量的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 |
C. | 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 |
D. | 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 |
1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装置①可用于证明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 |
B. | 装置②中X为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 |
C. | 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 |
D. | 装置④可用于证明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
16.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甲烷,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34gH2S气,④0.2mol氨气,则下列四种气体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 体积④<①<②<③ | B. | 密度①<③<④<② | C. | 质量④<①<③<② | D. | 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
17.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
B. |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 |
C. |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 |
D. |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