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在足量锌与2mol/L的盐酸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但又不改变产生的H2的总量,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 | 加热 | B. | 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 | ||
C. | 再加入一些3 mol/L的盐酸 | D. | 把锌粒改成更大块的 |
分析 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注意:加入少量CuSO4溶液,Zn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当金属锌是足量的情况下,不会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
解答 解:A.加热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但又不改变产生H2的总量,故A正确;
B.加入少量CuSO4溶液,铝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当金属锌是足量的情况下,不会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故B正确;
C.加入稀盐酸,能增大反应速率但导致生成氢气的量增多,故C错误;
D.把锌粒改成更大块的,减少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温度、反应物接触面积都影响反应速率,易错选项是B,注意题干中限制性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图A中的加热装置没有画出)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酯,实验前他们从有关化学手册中查得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实验一:制取苯甲酸甲酯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试管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Na2CO3溶液,烧瓶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二:提纯苯甲酸甲酯
(2)停止加热,待烧瓶内的混合物冷却后,将试管及烧瓶中的液体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然后塞上分液漏斗的塞子再振荡后静置,取下塞子、打开活塞,使(填主要成分的名称)苯甲酸甲酯进入锥形瓶,此时目标产物中所含杂质量最多的物质是甲醇.
(3)用图C装置进行蒸馏提纯时,当温度计显示199.6℃时,可用锥形瓶收集苯甲酸甲酯.
苯甲酸 | 甲醇 | 苯甲酸甲酯 | |
熔点/℃ | 122.4 | -97 | -12.3 |
沸点/℃ | 249 | 64.3 | 199.6 |
密度/g•cm-3 | 1.2659 | 0.792 | 1.0888 |
水溶性 | 微溶 | 互溶 | 不溶 |
实验一:制取苯甲酸甲酯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试管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Na2CO3溶液,烧瓶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二:提纯苯甲酸甲酯
(2)停止加热,待烧瓶内的混合物冷却后,将试管及烧瓶中的液体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然后塞上分液漏斗的塞子再振荡后静置,取下塞子、打开活塞,使(填主要成分的名称)苯甲酸甲酯进入锥形瓶,此时目标产物中所含杂质量最多的物质是甲醇.
(3)用图C装置进行蒸馏提纯时,当温度计显示199.6℃时,可用锥形瓶收集苯甲酸甲酯.
20.下列试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利用电泳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 |
B. | 用滤纸过滤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 |
C. | 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以净化胶体 | |
D. | 向Fe(OH)3胶体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以除去胶体中的CI- |
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稀豆浆、雾、淀粉溶液、硫酸铜溶液均为胶体,也为混合物 | |
B. | SO2、H2O、C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也为非金属氧化物 | |
C. | 干冰、氨气、冰水混合物均为纯净物,也为化合物 | |
D. | 凡是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就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