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干燥Cl
2
B.吸收NH
3
C.制取Fe(OH)
2
沉淀
D.稀释浓H
2
SO
4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C
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课课练与单元测试系列答案
世纪金榜小博士单元期末一卷通系列答案
单元测试AB卷台海出版社系列答案
黄冈新思维培优考王单元加期末卷系列答案
名校名师夺冠金卷系列答案
小学英语课时练系列答案
培优新帮手系列答案
天天向上一本好卷系列答案
小学生10分钟应用题系列答案
课堂作业广西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
(1)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使其褪色的微粒的化学式是______
(2)将氯水在光照上一段时间,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平衡常数表明了封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温度下进行的程度,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反应,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
越大。
H
2
CO
3
+ H
+
K
a1
(H
2
CO
3
)=4.45×10
—7
+H
+
K
a2
(HCO
3
-
)=5.61×10
-11
HclO
H
+
+
K
a
(HClO)=2.95×10
-8
请依据以上电离平衡常数,请写出将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 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
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 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 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
2
。
请回答:
①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
____
②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
2
、HClO外,还含有______
_
。
实验二、定量研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 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
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不考虑HClO的分解)。
请回答:
③写出仪器(1)与仪器(3)的名称
(1)
(3)
④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
2
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且水槽中仍然为水,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最简单的方法是
。
⑤如何准确读出量筒中气体的体积
a________
_
b 上下移动量筒至量筒内液面与水槽液面相平
c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钠跟水的反应实验,并收集、检验生成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闭活栓A,打开右边的胶塞,先往U形管中加入约4/5体积的水,再加入约1/5体积的煤油,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反应开始前金属钠的位置在
(填“a”、 “b”或“c”)处。
(2)反应后,钠在煤油层和水层界面之间上下跳动,反应平缓连续进行。试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镁是很活泼的金属,常用作脱硫剂、脱氧剂。在电子工业中用镁制取硅的反应为:2Mg+SiO
2
2MgO+Si,同时有副反应发生:2Mg+Si
Mg
2
Si,Mg
2
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
4
,SiH
4
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气体(燃烧热约为1430
)。如图是进行Mg与SiO
2
反应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O
2
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X气体作为保护气。X气体应选用①CO
2
、②N
2
、③H
2
中的
。
(2)当接通电源引发反应后,切断电源,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证明了反应物Mg与SiO
2
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MgO和Si具有的总能量。
(3)反应结束时,待冷却至常温后,关闭K,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导管口a处有闪亮的火星。据此现象可推知
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当产生等量的热量时,燃烧CH
4
和SiH
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H
4
的燃烧热是890
)
某种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含杂质SiO
2
)来制备。某同学甲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第①步反应完全进行,则第②步反应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
。
(2)第③步反应不使用CO
2
,其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第③步反应使用Na
2
CO
3
而不使用NaHCO
3
,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其原因是
。
(4)某同学乙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了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请你完成他的实验方案。
乙同学所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
。
(16分)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
2
),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每个方案中提出的问题。
【方案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过量盐酸;
(3)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V
mL。
问题1:反应结束后,量气管中的显示如右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读出甲管中液面的读数。
【方案I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用
c
mol/L 盐酸
V
mL(过量)溶解样品;
(3)取溶解后的溶液
mL,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c
′ mol/L NaOH溶液滴定,恰好用去V′mL。
问题2: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除铁架台及附件、烧杯之外)
。
问题3: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
。
问题4:当碳酸钙溶解完全后,少量未溶的SiO
2
没过滤去,结果得到碳酸钙纯度________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Ⅲ】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足量
c
mol/L盐酸V mL使之完全溶解;
(3)过滤并取滤液;
(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
c
′ mol/L Na
2
CO
3
溶液V′mL;
(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
M
′g。
问题5: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
(填选项编号)。
A.
c
、V
B.
c
′、 V′
C.
M
′
D.
M
问题6:为减少实验误差,步骤(3)、(5)过滤后都要对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步骤(3)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钙的纯度将
(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如果步骤(5)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钙纯度将
。
问题7:判断步骤(4)中Na
2
CO
3
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分别加热蒸干灼烧NaAlO
2
溶液和AlCl
3
溶液,最终都能得到Al
2
O
3
B.在滴有酚酞的Na
2
CO
3
溶液中,加入BaCl
2
溶液后红色褪去,验证Na
2
CO
3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检验Fe
2
O
3
中是杏含有FeO,用盐酸溶解样品后,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紫色是否褪色或变浅
D.利用图示装置并根据有关实验现象能推知酸性: CH
3
COOH>H
2
CO
3
>C
6
H
2
OH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
2
中少量的SO
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
2
CO
3
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C
证明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向AlCl
3
溶液中投入金属钠
D
证明H
2
CO
3
酸性比H
2
SiO
3
强
将CO
2
通入Na
2
SiO
3
溶液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末端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上
B.蒸馏时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