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所得结论合理证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现象 | NaBr溶液变为橙色,NaI溶液变为棕黄色 | Mg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 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
结论 | 氧化性: Cl2>Br2>I2 | 还原性: Mg>Al | 非金属性: C>Si | 金属性: K>Na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A、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NaBr溶液变为橙色,说明氧化性Cl2>Br2;溴水滴入NaI溶液中,NaI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氧化性Br2>I2,所以氧化性: Cl2>Br2>I2,故选A;
B、Mg条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镁是正极,不能得出还原性Mg>Al的结论,故选B;
C、把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硅酸生成,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所以非金属性C>Si,故不选C;
D、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越易与水反应,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证明金属性K>Na,故不选D。
【题目】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____________。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 91∶9 | 1∶1 | 9∶91 |
pH | 8.2 | 7.2 | 6.2 |
①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____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_____。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4)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题目】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性 | |
环己醇 | 100 | 0.961 8 | 161 | 微溶于水 |
环己烯 | 82 | 0.810 2 | 83 | 难溶于水 |
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H2SO4,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
(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圆底烧瓶 B 温度计 C 吸滤瓶 D 球形冷凝管 E 接收器
(6)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