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与Z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X、Y、Z分别与氢元素能形成氢化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Z是第二周期IVA族元素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X
C. 非金属性:X>Y>Z
D. X、Y、Z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X是C;Y是N;Z是O。A.Z是第二周期ⅥA族元素,错误;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Y﹥X,正确;C.题意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所以非金属性:X< Y <Z,错误;D.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X< Y <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X、Y、Z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错误。
【题目】取40ml,0.50mol/L的盐酸与4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mL0.50mol/L的盐酸与10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题目】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I】试剂:酸化的0.5mol·L-1 FeSO4溶液(pH =0.2),5%H2O2溶液(pH=5)。
操作 | 现象 |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 |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 = 0.9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 H2O2溶液(pH=5)
操作 | 现象 |
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 =1.4 |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 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42-。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ⅰ.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 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Ⅱ记录否定假设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验证假设ⅱ: 取__________溶液,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ii成立。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Ⅱ相同,除了产生与Ⅱ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由实验I、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