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Na、Mg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
B.点燃的镁条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
C.钠保存在酒精中是因为酒精不与钠发生反应,且酒精的密度比钠小 |
D.足量稀HCl加入Mg(OH)2沉淀中,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B
解析试题分析: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错误;B、点燃的镁条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正确;C、金属钠与酒精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不能保存在酒精中,错误;D、足量稀HCl加入Mg(OH)2沉淀中,加热蒸干,由于镁离子水解而得氢氧化镁固体,错误。
考点:考查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 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
Cl2>Fe3+>SO2的是 (填“甲”“乙”“丙”)。
|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甲 | 有Fe3+无Fe2+ | 有SO42- |
乙 | 既有Fe3+又有Fe2+ | 有SO42- |
丙 | 有Fe3+无Fe2+ | 有Fe2+ |
(4)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2+(aq)+SO32-(aq)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别为 、 。
②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
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水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HCl | B.K2SO4 | C.MgCl2 | D.CuCl2 |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A.乙醇 | B.水 | C.乙醚 | D.乙酸 |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和Al的总质量为8g |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
C.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
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均正确的是
A.Si是一种非金属主族元素,其氧化物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
B.氢氧化镁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添加到合成树脂中可作阻燃剂 |
C.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氯碱工业中可用铁作阳极电解食盐水 |
D.用二氧化硫加工银耳,使之更白 |
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大小 | B.用铜和稀硝酸制取并收集少量NO |
C.验证氨气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 | D.实验室用氯化铵制少量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