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量越少,对环境的影响越小。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 D.铜和浓硝酸制备硝酸铜 |
A
解析试题分析:A中乙烯制备聚乙烯属于加聚反应,无副产物因此原子利用率高所以选A,制备一氯甲烷外还有氯化氢,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副产物生成,所以B错,制取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SiO2+2C=Si+2CO Si+2Cl2=SiCl4 SiCl4+2H2="Si+4HCl" 有副产物CO和HCl生成所以C错。制备硝酸铜有副产物NO2生成因此D错。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SO2通入溶有足量氨的BaCl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盐酸、KSCN 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③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⑤使用明矾可以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A.只有②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
B.Na2CO3、NaHCO3都是盐,都能与CaCl2溶液反应 |
C.CO、NO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D.将SO2通入Ba(ClO)2的溶液中,生成BaSO4沉淀 |
下列实验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常温下将64g铜片投入过量浓硫酸中 |
B.向100.0mL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 |
C.1molMnO2粉末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共热 |
D.常温下1mol铝片投入20.0mL18.40mol/L硫酸中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
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 |
C.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恢复原色 |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0 mL 5.00 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 g铁 |
B.用40.0 mI,10.00 mol/L的盐酸与10.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
C.标准状况下,将1.0 g铝片投入20.0 mL,18.40 mol/L的硫酸中 |
D.在一定条件下,用5 mol氧气和1 mol二氧化硫合成三氧化硫 |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l00. 0mL 5. 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 6 g铁 |
B.用40. 0 mL 10. 00mol/L的盐酸与10. 0g二氯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
C.标准状况下,将1. 0 g铝片投入20. 0mL l8. 40mol/L的硫酸中 |
D.在一定条件下,用5 mol氧气和1mol二氧化硫合成三氧化硫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氧化铝>铝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 铁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