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B.氰酸(H-O-CN)和雷酸( H-N=C=O)互称同分异构体
C.烷烃中只有甲烷和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D.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5/20111216/201112160906357341979.gif)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阿斯匹林(aspirin)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它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
水杨酸 乙酸酐 乙酰水杨酸
(1)乙酰水杨酸的含氧官能团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酯基。
(2)乙酰水杨酸能在稀酸和NaOH溶液中水解。写出乙酰水杨酸与稀酸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 。
①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在稀NaOH溶液中,1 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
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生。
(4)已知酚羟基遇FeC13溶液显紫色,但显色反应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进行。现要求用已有的知识检验出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存在酯基。有人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其中加入2mL阿斯匹林清液,然后再滴入2 滴稀硫酸,将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后,滴入2滴FeC13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振荡,出现了紫色。你认为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从此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
(5)为测定阿斯匹林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称取样品0.250 0 g ,准确加入浓度为0.1015 mol?L- NaOH溶液50.00 mL,煮沸60min。冷却后用浓度为0.1015 mol?L- 的HC1溶液返滴过量的NaOH,消耗HC1溶液记录如下:
数据 次数 | 1 | 2 | 3 |
初始读数 | 2.00 | 12.50 | 5.20 |
最后读数 | 27.10 | 37.40 | 33.20 |
则该产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为(乙酰水杨酸的摩尔质量是180.16 g?mol- 。(只要求列式表示,不计算出最后结果)______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6/res/gzhx/web/STSource/20131101172850837024258/SYS201311011728508370242019_ST/0.png)
![](http://thumb.zyjl.cn/pic6/res/gzhx/web/STSource/20131101172850837024258/SYS201311011728508370242019_ST/images1.png)
(1)农药C1H3Br2Cl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卤原子.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 .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氧化产物(分子式为C3H6O2)也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现有其中的四种X、Y、Z、W,它们分子中均含甲基,把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之,其实验记录如下:
NaOH溶液 | 银氨溶液 | 新制Cu(OH)2 | 金属钠 | |
X | 中和反应 | 无现象 | 溶 解 | 产生氢气 |
Y | 无现象 | 有银镜 |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 产生氢气 |
Z | 水解反应 | 有银镜 |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 无现象 |
W | 水解反应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3)C蒸气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碳60%,氢8%,氧32%.C的结构简式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C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2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E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
(5)F的分子式为C10H10O4.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