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 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 L | 0.5 L | 1.0 L |
温度/℃ | T1 | T2 | T3 |
反应物起始量 | 1.5 mol A 0.5 mol B | 1.5 mol A 0.5 mol B | 6.0 mol A 2.0 mol 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 mol·L-1·min-1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 ℃,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 mol A、1.5 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C
【解析】A项,v(A)=v(C)=×=0.05 mol·L-1·min-1,错误;
B项,甲和乙比较,乙达平衡所用时间短,说明T2>T1,T2高,C的浓度小,升温,平衡左移,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C项,乙和丙相比较,起始量丙是乙的4倍,体积丙是乙的2倍,平衡量丙是乙的2倍,说明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所以x=1,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正确;
D项, A(g) + B(g) 2C(g)
起始 mol/L 3 1 0
平衡 mol/L 2.25 0.25 1.5
K=
设转化的A为a mol·L-1
则K==a=0.75 mol·L-1
所以α(A)=×100%=75%,错误。
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ΔH=-Q kJ·mol-1(Q>0),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时间/浓度 | c(NH3) (mol·L-1) | c(O2) (mol·L-1) | c(NO) (mol·L-1) |
起始 | 0.8 | 1.6 | 0 |
第2 min | 0.6 | a | 0.2 |
第4 min | 0.3 | 0.975 | 0.5 |
第6 min | 0.3 | 0.975 | 0.5 |
第8 min | 0.7 | 1.475 | 0.1 |
第10 min | 0.7 | 1.475 | 0.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在第2 min到第4 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7 5 mol·L-1·min-1
B.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
C.第4 min、第8 min时分别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常数相同
D.在开始反应的前2 min内,该反应放出0.05Q kJ的热量
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 Mn | Fe | |
电离能 /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 509 | 1 561 | |
I3 | 3 248 | 2 957 | |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中的配体CN-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 ℃,沸点315 ℃,在300 ℃以上易升华。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为________。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下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