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0.02mol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分析:(1)有外接电源,是电解池,阳极发生4OH--4e-=2H2O+O2↑,阴极发生Cu2++2e-=Cu;(2)没有外接电源,是原电池,锌的活泼性大于铜的,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正极反应为2H++2e-=H2↑,负极发生Zn-2e-=Zn2+,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导线上通过0.02mol电子,
A.(1)阳极发生4OH--4e-=2H2O+O2↑,生成0.005molO2,(2)正极反应为2H++2e-=H2↑,生成0.01molH2,则产生气体的体积(1)<(2),故A正确;
B.(1)析出的相当于CuO,析出质量=
0.02mol
2
×80g/mol
=0.8g,(2)析出的是氢气,其质量=
0.02mol
2g/mol
×2
=0.02g,所以(1)>(2),故B正确;
C.(1)消耗OH-,生成H+,溶液pH减小,(2)消耗H+,溶液pH增大,故C错误;
D.(2)中负极反应为Zn-2e-=Zn2+,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把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再分别迅速伸入盛满O2或Cl2的两个集气瓶中.其中能看到燃烧现象的集气瓶中所装气体是
Cl2
Cl2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主要错误:①
两只试管中的液体均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两只试管中的液体均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②
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
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
纠正上述错误后,如将装置2中的铁片改成一段一端为螺旋状的铁丝,呈螺旋状的一端深人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外,这种改进的优点是
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3)丙同学将乙同学的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再将溶液倒人烧杯中并加入一块Cu片,发现Cu片逐渐溶解.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中某一现象得出了乙同学实验后HNO3过量的正确结论,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
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
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丙同学认为铜片溶解可能还有另一化学反应的存在原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Cu=Cu2++2Fe2+
2Fe3++Cu=Cu2++2Fe2+

(4)丁同学取0.05molOi与足量浓HNO3反应,采用了正确的试验方法,但收集产生的气体不足0.1mol,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O2?N2O4
2NO2?N2O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