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
D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 |
A | 向盛有2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1 mol/L 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5滴0.1 mol/L KI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B | 向1 mL 20% 的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证明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
C | 水浴加热浓硝酸、浓硫酸和苯的混合物后,直接蒸馏分液后得到的粗产品 | 制备纯硝基苯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除去乙醇的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收集馏出物 |
B.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在用酸作催化剂的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溶液,然后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 |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
D.银氨溶液的配制:在洁净的试管中加2% AgNO3溶液1~2 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时为止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CO2(含HC1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 | 除去HC1 |
B | 向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稀氨水 | 除去试管内残留物 |
C | 向做完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
D | 将少量FeC1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 检验FeCl2是否变质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取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金属单质X、Y,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 X产生氢气的体积比Y多 | 金属性:X>Y |
B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A酸性比HB强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 |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Na2O2没有变质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ol·L-1NaClO溶液和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B | 向盛有1 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如图(a)所示装置进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制取并收集NO |
B.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 |
C.用图(c)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
D.用图(d)所示装置检验电流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