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6.测定 0.1mol/L的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pH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仪器:①
试管
试管
 ②
烧杯
烧杯
 ③
酒精灯
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镊子 ⑥小刀 ⑦玻璃片⑧砂纸 ⑨胶头滴管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现象
1
B
B
,2
F
F
,3
A
A
,4
D
D
,5
C
C
,6
E
E
(用A-F表示)
(4)实验结论: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5)设计一个不同于本题给予的实验方案,证明金属性镁比铝强(试剂任选,简述实验原理):
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分析:(1)根据实验方案可知实验目的.
(2)根据仪器的用途确定实验仪器.
(3)根据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溶液的酸碱性选取相应的实验现象.
(4)根据实验来分析实验的结论;
(5)可以用镁铝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设计成原电池,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确定金属的金属性强弱.
解答:解:(1)根据实验方案知,实验13456是想证明金属的金属性强弱,且这几种金属都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实验2是想证明非金属性强弱的,即实验目的为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故答案为: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①用于盛放药品进行实验的仪器试管;②用于盛放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仪器烧杯;③用于进行加热的仪器酒精灯.
故答案为:试管;烧杯;酒精灯.
(3)1镁和滴有酚酞的沸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且氢氧化镁在水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但氢氧化镁的溶解性很小,所以溶液呈浅红色,故选B.
2氯气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硫单质不易溶于水,且硫单质呈淡黄色,所以会看到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故选F.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会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钠和水反应很剧烈,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氢氧化钠是易溶于水的碱,所以其水溶液呈红色,故选A.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盐酸中氢离子浓度较大,所以反应剧烈,产生可燃性气体,故选D.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盐酸和铝反应不如和镁反应剧烈,且反应时都生成可燃性气体,故选C.
6测定 0.1mol/L的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pH,硅酸的酸性小于磷酸的,磷酸的酸性小于硫酸的,所以Na2SiO3、Na3PO4、Na2SO4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故选E.
故答案为:1B  2F  3A  4D  5C  6E.
(4)由实验可知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则实验结论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Cl>S (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5)可以用镁铝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设计成原电池,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确定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由此证明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故答案为:镁铝导线相连,平行插入硫酸溶液,现象:镁逐渐溶解,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实验来验证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明确现象和结论的关系及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FeCl3+3H2O
  △  
.
 
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
红褐色液体
红褐色液体
,其原因是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
生成红褐色沉淀
生成红褐色沉淀
,原因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
生成红褐色沉淀
生成红褐色沉淀
,原因是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OH)3+3H+═Fe3++3H2O
Fe(OH)3+3H+═Fe3++3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1)浓硫酸和漂白粉可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
实验室用此原理制取并收集氯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BCD
BCD
(填写装置序号)
(2)将A、C、D相连,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并收集氯气.在C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体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判断实验Ⅰ、Ⅱ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若合理,无需填写理由,若不合理,请说明.
实验Ⅰ:
不合理
不合理
,理由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实验Ⅱ:
不合理
不合理
,理由
新制取的氯气中含HCl气体,溶于水也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新制取的氯气中含HCl气体,溶于水也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3)将A、C、D相连,可设计实验验证SO32-还原性强于Cl-.则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32-+Cl2+H2O═SO42-+2Cl-+2H+
SO32-+Cl2+H2O═SO42-+2Cl-+2H+
;设计实验说明C中确实发生了上述反应(简述实验步骤、现象)
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电极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电极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模拟工业制造硫酸的生产过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装置A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
2H2O2
 MnO2 
.
 
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

(2)燃烧炉内放一定量黄铁矿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和A装置制出的氧气充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高温 
.
 
2Fe2O3+8SO2
4FeS2+11O2
 高温 
.
 
2Fe2O3+8SO2
;现有含FeS260%的黄铁矿100t,如果在煅烧的过程中,S损失了18%,则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82t
82t
吨.
(3)C装置为净化装置,若无该装置,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D装置,除对设备有腐蚀外,还会造成的后果是
催化剂中毒
催化剂中毒

(4)工业上利用2SO2(g)+O2(g)═2SO3(g)反应制备SO3,下表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定的SO2的转化率,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请选择工业利用该反应制备SO3的温度与压强
常压、400℃~500℃
常压、400℃~500℃

压强/Mpa
转化率
温度/℃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5)为检验从接触室出来的气体成分,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①A中盛放的试剂是
BaCl2溶液
BaCl2溶液

②B中盛放98.3%浓硫酸的作用是
除SO3气体
除SO3气体
,乙同学提出可用饱和NaHSO3溶液代替98.3%的浓硫酸,请你判断乙同学的方案
不可行
不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说明理由
SO3与NaHSO3反应生成SO2,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SO3与NaHSO3反应生成SO2,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③C中盛放的试剂是
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其作用是
检验并吸收SO2
检验并吸收SO2

(6)在硫酸工业的尾气中,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过量氨气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2+2NH3?H2O=SO32-+2NH4+
SO2+2NH3?H2O=SO32-+2NH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