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中,是由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 |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C.浓硫酸可用铝槽车运输,是由于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会发生反应 |
D.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A
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的氧化性,因此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中,A正确;B、金属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金属钠着火燃烧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沙子扑灭,B不正确;C、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因此浓硫酸可用铝槽车运输,但钝化是化学变化,C不正确;D、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预先加入含有酚酞的水的烧杯中,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钠、过氧化钠的性质、钝化以及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物质编号 | 物质转化关系 | a | b | c | d |
① | NO | NO2 | N2 | HNO3 | |
② | Na2O | Na2O2 | Na | NaOH | |
③ | FeCl2 | FeC13 | Fe | CuCl2 | |
④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转化关系的一组是
| X | Y | Z |
A | Si | SiO2 | Na2SiO3 |
B | Fe | FeCl3 | FeCl2 |
C | HCl | Cl2 | HClO |
D | H2SO4 | SO2 | SO3 |
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Na2SO3是否被氧化(BaCl2) | B.FeCl2是否被氧化(KSCN) |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 D.氯水是否失效(pH试纸)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氢氟酸,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
B.将Cu片置于浓H2SO4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u在冷的浓硫酸中被钝化 |
C.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
D.常温下氨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氮气,因此可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中某处是否泄漏 |
将下表中的Y物质加入或通入X物质中,在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选项 | X物质 | Y物质 |
A | 蒸馏水 | Na |
B | NaOH溶液 | CO2 |
C | NaOH溶液 | Cl2 |
D | 稀硝酸 | Fe |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SO2有漂白性 | 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
B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 将浓硫酸滴到用水润湿的蔗糖中,蔗糖变黑色海绵状 |
C | 在一定条件下铁与水可以发生反应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 |
D | 盐类水解都是吸热反应 | 向0.1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红色加深。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事实 | 结论 |
A |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
B |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
C | 氧化铜高温下生成红色物质,该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 | 氧化铜高温下可分解生成Cu2O |
D | 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和NO2 | 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