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 B.加入NaOH溶液 | C.加热 |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
C
解析试题分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加热后水与二氧化碳均被蒸出。A选项,二者都与盐酸反应。B选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溶于水。D选项,通入二氧化碳后得到产物为碳酸氢钠。故C选项最适合。
考点:物质的提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 | 实验现象1: 上层溶液不变红, 下层溶液紫红色 实验现象2: 上层溶液变红 | 氧化性:Br2>Fe3+>I2 |
C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Na2O2没有变质 |
D | BaSO4固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 | 有气体生成 | Ksp(BaCO3)<Ksp(BaSO4) |
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NaNO3 H2SO4
③HCl NaAlO2 NaCl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在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Al3+存在 |
D.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2+ |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 |
D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
B.用Na2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氯化氢 |
C.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盐类等杂质制取蒸馏水 |
D.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溴和CCl4的混合物 |
从海水中提取部分物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要加入化学试剂、沉淀、过滤等操作 |
B.由“母液→无水MgCl2”一系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C.工业上一般用金属钠与无水MgCl2反应制取Mg单质 |
D.反应③和⑤均可由下列反应实现:2Br-+Cl2=Br2+2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乙烯 |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 D.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直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
下列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的是
A.氯水 | B.碘水 | C.溴水 | D.碘化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