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的是
选项 | 操作或现象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 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
B |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 氧化性:Br2> Fe3+ |
C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D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 | 证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脱水性 |
C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
下列事实与结论(或推论)均正确的是
A.将氨水加到盛有AgCl固体的试管中,AgCl固体完全溶解,说明所得溶液中c(Ag+)c(Cl-)>Ksp(AgCl) |
B.物质的量之比为1: 2的Na2O2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那么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
D.将某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该气体中无Cl2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
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
C.反应AgCl + Br- → AgBr + 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
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在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
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白色粉末Na2CO3 |
B.SO2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aSO3 |
C.打磨过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在空气中灼烧,两种铝箔均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熔点比铝高 |
D.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变红,Na2CO3溶液红色较深,说明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 |
下表各组物质中,能满足如图所示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 X | Y | Z |
A. | Na | NaOH | NaHCO3 |
B. | Cu | CuO | Cu(OH)2 |
C. | C | CO | CO2 |
D. | Si | SiO2 | H2SiO3 |
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W是氢氧化钠,则X水溶液可能为酸性 |
B.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
C.若W是强氧化性的单质,则X可能是金属铝 |
D.若W是氧气,则X、Z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