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定化酶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2)曲线②中,35℃和90℃的数据点是在______________℃时测得的。
(3)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已知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一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图二曲线是在酶的活性不受抑制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①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加入甲物质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答案】(1)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2)80
(3)60~70℃ 既能使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又能维持较长时间
(4)① A B
② 曲线如右图
【解析】(1)固定化酶的常用方法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2)曲线②中的数据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将该酶在35℃保存,然后在80℃下测定该酶活性.因此曲线②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3)通过本实验可知,酶的最适温度是指既能使酶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又能维持较长时间.曲线②显示,酶的热稳定性从30℃开始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4)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对应图2中的模型A;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对应图2中的模型B。加入甲物质时,甲物质通过与反应底物竞争活性部位而抑制酶的活性,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具体曲线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