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
C
C
;其轨道表示式为
;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是
Al
Al
Cl
Cl
;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其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6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四周期第IB族
第四周期第IB族
,是属于
ds
ds
区的元素.
(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
Co3+
Co3+
CN-
CN-
6
6

(3)下列分子中若有手性原子,请用“*”标出其手性碳原子.

(4)在下列物质①CO2、②NH3、③CCl4、④BF3、⑤H2O、⑥SO2、⑦SO3、⑧PCl3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
①③④⑦
①③④⑦

(5)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H2SO4
H2SO3;   H3PO4
H3PO3
(6)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
H2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
sp3
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V形
V形

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2
sp2
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平面正三角形
平面正三角形

(7)H2O的沸点(100℃)比H2S的沸点(-61℃)高,这是由于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分析:(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则X是C元素;
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或3s23p5,则R为Al元素或Cl元素;
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为Cu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属于ds区,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电子排布式;
(2)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据此判断;
(3)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团或原子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4)对于ABn型分子,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若完全成键,属于非极性分子,若不完全成键,则属于极性分子;
(5)将含氧酸HnROm写成ROm-n(OH)n,酸分子中羟基数目为n,非羟基的氧原子数目为N=m-n,以此比较其酸性的强弱.同种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的n值的大都相同,一般的规律是:元素氧化数的数值越大,N值就越大,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
(6)根据杂化轨道数=σ键数目+孤对电子对数,确定杂化轨道,再结合孤对电子对数确定空间构型;
H2O中心原子O原子成2个σ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4,
(7)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
解答:解:(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则X是C元素,轨道表示式为
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或3s23p5,则R为Al元素或Cl元素;
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为Cu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
故答案为:C;;Al;Cl;1s22s22p63s23p63d104s1;第四周期第ⅠB族;ds;
(2)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为Co3+、配位体是CN-、配位数为6,
故答案为:Co3+、CN-;6;
(3)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团或原子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图中标“*”为手性碳原子,
故答案为:
(4)①CO2中C元素化合价为+4,C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②NH3中C元素化合价为-3,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③CCl4中C元素化合价为+4,C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④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⑤H2O中O元素化合价为-2,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⑥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⑦SO3中S元素化合价为+6,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全部成键,为非极性分子;
⑧PCl3中P元素化合价为+3,P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未全部成键,为极性分子;
故选①③④⑦;
(5)H2SO4中S元素化合价为+6,H2SO3中S元素化合价为+4,故酸性H2SO4>H2SO3.H3PO4 中P元素化合价为+5,H3PO3中P元素化合价为+3,故酸性H3PO4>H3PO3
故答案为:>;>;
(6)H2O中心原子O原子成2个σ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故空间结构为V形,
BF3分子中,中心B原子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故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
故答案为:sp3;V形;sp2;平面正三角形;
(7)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故答案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子结构与性质、杂化轨道、氢键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规律的总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20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经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电子很困难
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经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电子很困难

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
期,
ⅡA
ⅡA
族,Y的最高正价为
+3
+3

(2)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上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K
K
(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
0.8
0.8
<X<
1.2
1.2

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共价键
共价键
,其理由是
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
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