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乙醇蒸汽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
B
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蒸汽通过灼热的CuO粉末,乙醇变为乙醛,CuO变为Cu,固体质量减轻,错误;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固体变为Na2CO3,固体质量增加;正确;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固体变为Al2O3固体质量减轻,错误;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Zn(NO3)2和Cu。固体质量减轻,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 加热可除去NaCl中的NH4Cl |
B | Fe3+具有氧化性 |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
C | 溶解度:CaCO3<Ca(HCO3)2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D | SiO2可与HF反应 |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
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途径a:
途径b: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2 g固体只含Cu |
B.由Ⅰ可知X中一定存在Fe2O3和Cu |
C.原混合物中m(Fe2O3)∶m(Cu)=1∶1 |
D.原混合物X至少含Al2O3和SiO2中的一种,但不能进一步确认二者的存在与否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C.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D.硅酸钠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下列图示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A,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导管中液面上升,因为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
B.图B,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褪去,因为有气态烯烃产生 |
C.图C,溶液均变红,碳酸钠溶液颜色较深,因为相同条件下水解能力HCO3-强于CO32- |
D.图D,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熔化的铝未滴落,因为铝表面生成氧化铝的熔点很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铜中含有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锡和铅 |
B.装运浓硫酸的铝罐车,在卸货后不能用水冲洗铝罐的内部 |
C.半导体工业所说的“从沙滩到用户”是指将二氧化硅制成晶体硅 |
D.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
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用到,但是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Mg、Al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Mg、Al也是 |
B.Ca(OH)2与NH4Cl共热生成NH3, 用NaOH也可以 |
C.由2Fe+3Cl2=2FeCl3可推出2Fe+3I2=2FeI3成立 |
D.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是 |
下图集气瓶中用滤纸折成的纸蝴蝶上喷洒了一种溶液,通入某种气体后,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纸蝴蝶颜色变化不一致的是( )
| A | B | C | D |
喷洒液 | 酚酞 | 紫色石蕊 | 酸性高锰酸钾 | 酸化的淀粉KI |
通入的气体 | NH3 | Cl2 | CH2=CH2(g) | NO2 |
预测的颜色变化 | 变为红色 | 最终褪色 | 褪色 | 无明显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