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电池反应如下:
PbO2 + Pb + 2H2SO4 2PbSO4+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bO2放电时是电池的负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阳极。 |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e – = PbSO4 |
C.放电时,PbO2得电子,被氧化 |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
B
解析试题分析:由该铅蓄电池的反应原理可知:A.bO2放电时是电池的正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阳极。错误。B.Pb放电时是电池的负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阴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e – = PbSO4.正确。C.放电时,PbO2得电子,发生反应:PbO2+ SO– 2e – +4H+= PbSO4+2H2O.得到电子,被还原。错误。D.电池放电时,由于不断消耗溶液中的硫酸,所以溶液酸性减弱。错误。
考点:考查铅蓄电池在放电与充电时的电极的连接及电极反应、溶液的酸碱性的知识。
下图是研究铁钉腐蚀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b |
B.a、b两处铁钉中的碳均为正极 |
C.a、b两处铁钉中的铁均失电子被氧化 |
D.a、b两处的正极反应式均为O2+4e-+ 4 H+=2H2O |
有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反应开始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极附近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 |
B.铁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
C.铁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锈蚀 |
D.溶液中的OH-离子向铁极移动 |
下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选项 | X | Y |
A | MgSO4 | CuSO4 |
B | AgNO3 | Pb(NO3)2 |
C | FeSO4 | Al2 (SO4)3 |
D | CuSO4 | AgNO3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C2H6)和氧气,其中某一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32-+12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 |
B.参加反应的O2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 |
D.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区附近溶液的pH减小 |
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6.0 mol·L-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 |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6 mol电子 |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
C.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
[双选题]上海人张霞昌在芬兰发明了“纸电池”,这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变成一张可任意裁剪大小的“电纸”,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锌 |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氧化反应 |
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 |
D.当有0.1 mol锌溶解时,流经电解质溶液的电子数为1.20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