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分)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测得最后所得溶液M的pH>7(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在溶液M中逐滴缓慢滴加1 mol/L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图中B点位置固定,V(B)=300 ml。,而点A、C可在各自的轴上移动。

   (1)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B点时,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两种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直接相加)。

   (2)V(A)的取值不同时,溶液M中的溶质的成分也不同,请填写下表:

V(A)的取值

V(A)=0

0<V(A)<150

V(A)=150

150<V(A)<300

溶质的成分

   (3)取V(A)=100 mL时对应的溶液M 30 mL与等体积的l mol/L的盐酸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V mL,则V的取值范围是          

(1)3 (2分) 0.75(2分)

   (2)①NaHCO3(1分)

②Na2CO3和NaHCO3(1分)

③Na2CO3(1分)

④Na2CO3和NaHCO3(1分);

   (3)0≤V≤448(2分)


解析:

由于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所以对应的溶质有如下几种情况,①NaHCO3

②Na2CO3和NaHCO3③Na2CO3④Na2CO3和NaHCO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每组对应的溶质。根据图像分析当气体体积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因此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此时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V(A)=100时对应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各自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所以30mL溶液中含有的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均为0.03mol,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因滴加顺序不同对应反应不同,所以将盐酸滴加到混合溶液中产生气体体积为0,将混合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产生气体体积为448m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1可通过观察
产生气泡的快慢
产生气泡的快慢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定量分析:如图2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过一会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加入0.10mol MnO2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②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
60mL
60mL
mL.
③放出
1
3
气体所需时间为
1
1
 min.
④反应放出
3
4
气体所需时间约为
2.5~2.6
2.5~2.6
 min.
⑤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D
D
C
C
B
B
A
A

⑥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⑦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
0.11mol?L-1
0.11mol?L-1
.(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
  △  
.
 
CaCl2+2NH3↑+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H2O.

(2)(每空1分)若实验室只有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铵固体、氧化钙、无水氯化钙、石蕊试液和如图1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他们能制得所需的气体吗?把你的判断填入下表:
你的判断 NH2 HCl
能够制的 a中药品:
浓氨水
浓氨水

b中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
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
a中药品:
浓盐酸
浓盐酸

b中药品:
浓硫酸
浓硫酸
不能制的 原因:
原因:
收集氯化氢气体应该使用
向上排空气
向上排空气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碱石灰
碱石灰
作干燥剂.
(3)如果用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引水上喷.该实验的原理是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如果用图3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气体,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5)若至喷泉实验停止时,图2中剩有烧瓶容积1/5的气体;图3烧瓶中剩有烧瓶容积1/4的气体;则图3烧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22.4
mol/L
1
22.4
mol/L
 (两种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图2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等于
等于
(填“大于”、“小于”、“等于”)图3烧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6)若使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铵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等,应如何操作: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溶液PH=7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溶液PH=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