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
① | KNO3溶液 | KOH | 滴入稀HNO3同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并过滤 |
③ | H2 | CO2 |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
④ | BaSO4 | BaCO3 | 加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解析试题分析: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据此可以解答。①氢氧化钾与硝酸恰好反应时生成硝酸钾和水,溶液呈中性,①正确;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除去铜和过量的铁即可,②正确;③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氢气即可,③正确;④碳酸钙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过滤干燥即得到硫酸钡,④正确,因此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
B.水的沸点为100oC,酒精的沸点为78.5oC,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的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
C.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可用分液的方法来分离 |
D.NaCl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NaCl |
从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物中回收MnO2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 B.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
C.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溶解、洗涤、过滤、干燥 |
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
A.硝酸钠、氢氧化钠 | B.氧化铜、二氧化锰 |
C.氯化钾、二氧化锰 | D.硫酸铜、氢氧化钙 |
不用其他试剂鉴别:①NaOH、②KCl、③Mg(NO3)2、④CuSO4等四种溶液,先直接鉴别出一种,再逐一鉴别其余物质,则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 B.①④③② | C.①③④② | D.④②①③ |
下列物质的分离或鉴别正确的是
A.除去混在氯化钠固体中的氯化铵或单质碘均可用加热升华的方法 |
B.若FeCl2溶液中含有I-杂质,可用过量的Cl2氧化后进行萃取分液 |
C.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是向浓缩后的海水中通入Cl2,再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汽将溴分离出来 |
D.鉴别固体Na2CO3和NaHCO3,可以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
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某单质的水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 |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离子 |
D.为测定2SO2+O22SO3反应混合物中硫元素的总量,将其加入到足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即可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C.蒸发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