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8.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Z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元素和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是各自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气态化合物.(1)写出元素名称:WS,XN,YC,ZH.
(2)(XZ4)2W属于离子化合物,写出此化合物的电子式.
(3)A物质是一种酸,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一个W原子,一个X原子,一个Y原子和一个Z原子,四个原子共形成五对共用电子对,请写出该物质的结构式H-S-C≡N.A物质的钾盐溶液常用检验Fe3+(填写一种阳离子符号).
(4)已知W、X、Y、Z四种元素可两两组成多种微粒,请写出其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0的三种微粒NH3、CH4、NH4+.
分析 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W元素和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是各自电子层数的2倍,二者不可能同周期,则Y处于第二周期、W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C元素、W为S元素;四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8,则Z处于第一周期,X处于第二周期,可推知Z为H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Z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X为N元素,能与H元素形成NH3,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W元素和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是各自电子层数的2倍,二者不可能同周期,则Y处于第二周期、W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C元素、W为S元素;四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8,则Z处于第一周期,X处于第二周期,可推知Z为H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Z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X为N元素,能与H元素形成NH3.
(1)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S、X为N、Y为C、Z为H,故答案为:S;N;C;H;
(2)(NH4)2S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A物质是一种酸,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一个S原子,一个N原子,一个C原子和一个H原子,四个原子共形成五对共用电子对,H形成1对、S形成2对、C形成4对、N形成3对,该物质的结构式为:H-S-C≡N,A物质的钾盐溶液常用检验Fe3+,故答案为:H-S-C≡N;Fe3+;
(4)已知S、N、C、H四种元素可两两组成多种微粒,其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0的三种微粒:NH3、CH4、NH4+,故答案为:NH3、CH4、NH4+.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根据W、Y的结构特点进行推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难度中等.
(1)一分子该有机物中的碳原子数为11,分子式为C11H16O.
(2)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羰基.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欲制得干燥的氯气,B中广口瓶所装液体X为浓硫酸;
(3)欲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检验氯气部分性质,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a→(g)→(f)→(b)→(c)→(j)→(k);
(4)连接好装置,将A中气体通入D中较长时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最后呈浅黄绿色;
(5)实验设计及改进:利用制得的纯净干燥氯气,用下图装置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同时对上述实验的不足进行改进.
试剂:Na2SO3溶液、Ba( NO3)2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试完成下列表格中的问题:
实验装置设计. | (注明所用试剂及气体流向) |
实验步驟及现象 | 连接好装置,将氯气通入亚硫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取少量所得溶液与试管,滴入几滴氯化钡,有白色沉淀,再加入少量盐酸,沉淀不溶解. |
离子方程式 | Cl2+SO32-+H2O=2Cl-+SO42-+2H+; SO42-+Ba2+=BaSO4↓ |
结论 | Na2SO3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成Na2SO4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静置分液;⑦蒸发结晶;⑧加适量水溶解.
A. | ②⑤④①③ | B. | ⑧④①②⑤③⑦ | C. | ⑧⑥②⑤④①③⑦ | D. | ⑧②④⑤①⑥③⑦ |
A. | H2与F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2(g)═2HF(g)△H=-541 kJ | |
B. | 2 L HF气体分解成1 L H2和1 L F2吸收541 kJ的热量 | |
C. | 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541 kJ | |
D. |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
A. | a为HCl,b为H2O | B. | a为CO2,b为浓NaOH溶液 | ||
C. | a为Cl2,b为饱和NaCl溶液 | D. | a为NH3,b为浓NH4Cl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