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生活中为了延长鲜花的寿命,通常会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下表是0.5L某种“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及含量,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质量(g)摩尔质量(g/mol)
蔗糖25.00342
硫酸钾0.25174
阿司匹林0.17180
高锰酸钾0.25158
硝酸银0.02170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frac{0.25}{128}+\frac{0.25}{174}×2}{0.5}$ mol•L-1.(要求用原始数据书写出表达式,不需要化简)
(3)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鲜花保鲜剂”的保鲜功效,需配制多份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研究.现欲配制48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鲜花保鲜剂”,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4)配制上述“鲜花保鲜剂”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G→B→C→A→F→E→D;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入贴有标签的试剂瓶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G.用电子天平称量各组成成分,并把它们放入烧杯中混合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D.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鲜花保鲜剂”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分析 (1)电解质知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判断;
(2)K+来自高锰酸钾、硫酸钾的电离,由n=$\frac{m}{M}$计算高锰酸钾、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钾离子守恒可知n(K+)=n(KMnO4)+2n(K2SO4),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计算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溶液的配制步骤来分析使用的仪器;
(4)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实验步骤排序;
(5)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frac{n}{V}$分析判断.

解答 解:(1)A.蔗糖含有蔗糖分子,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只存在分子,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 
B.熔融硫酸钾,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能导电,是化合物,是电解质,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都能够导电,高锰酸钾为电解质,故C错误;      
D.硝酸银,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MnO4)=n=$\frac{m}{M}$=$\frac{0.25g}{128g/mol}$=$\frac{0.25}{128}$mol,
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2SO4)=$\frac{0.25g}{174g/mol}$=$\frac{0.25}{174}$mol,
n(K+)=n(KMnO4)+2n(K2SO4)=$\frac{0.25}{128}$mol+$\frac{0.25}{174}$mol×2,
所以c(K+)=$\frac{n({K}^{+})}{V}$=$\frac{\frac{0.25}{128}+\frac{0.25}{174}×2}{0.5}$mol/L,
故答案为:$\frac{\frac{0.25}{128}+\frac{0.25}{174}×2}{0.5}$;
(3)因配制500mL溶液,则需选用500mL容量瓶,最后需胶头滴管定容,所以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外还需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G→B→C→A→F→E→D,
故答案为:G→B→C→A→F→E→D;
(5)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正确;
B.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鲜花保鲜剂”的溶液而未洗净,容量瓶沾有部分溶质,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错误;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若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以鲜花保鲜剂为载体,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配制方法、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步骤、仪器和误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足量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d;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0.56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80%.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M和N两种气体,其中M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4)写出Y气体中的N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5)为确认N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c;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M,预计实验现象应是D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和E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