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气体 |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浊液,加热,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还没有发生水解 |
C.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否含有氯元素 |
D.红热的铜丝可以和乙醇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
A
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溶解于四氯化碳而除去,正确;B、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否则在酸性条件下实验不能成功,错误;C、CCl4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不能直接用硝酸银检验,错误;D、乙醇只与活泼金属如钾钠等反应产生氢气,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与检验有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
B.在托盘天平上称量NaOH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
C.用25 mL量筒量取4.0 mol/L的盐酸5.62 mL |
D.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 g NaCl固体 |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CCl4萃取碘水后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下层液体,然后再从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
B.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即可 |
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时,可先加入适量的氯水,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可将一定量FeCl3固体溶于适量盐酸中并加入少量铁粉 |
B.制备Fe(OH)3胶体,可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
C.配制0.1 mol·L-1 NaOH溶液100 mL,将4.0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溶解 |
D.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CaO固体,恢复原温度,溶液中C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下列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反应现象或原理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原理 |
A | 取少量KI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B | 将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氢氧化铝胶体中 | 均先沉淀后溶解 |
C | 将浓硝酸加入盛有铂、金的烧杯中,不反应,加入一定量浓盐酸后,铂、金溶解 | 浓盐酸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
D | 将40.0 g NaOH固体溶于1.0 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 |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
B.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较Cu2+小 |
C.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
D.银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容易爆炸 |
利用下列表格中的器材和试剂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相应实验 |
A | 洗气甁(两只)、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 | 出去CO2中的HCl和水蒸汽 |
B | 滴定台(附滴定夹)、滴定管(酸式、碱式)、烧杯、胶头滴管 | 中和滴定实验 |
C | 烧杯、酒精灯、火柴、胶头滴管、蒸馏水、FeCl3饱和溶液 | 制备Fe(OH)3胶体 |
D | 铂丝或铁丝,蓝色钴玻璃、酒精灯、火柴、盐酸、待测液 | 焰色反应实验 |
不能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存放的药品是( )
①浓硝酸 ②稀氢氧化钠溶液 ③液溴 ④纯碱溶液⑤水玻璃 ⑥氢氟酸
A.①③⑥ | B.①④⑥ | C.①⑤⑥ | D.②③④⑤ |
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 |
B.除去SO2中的少量C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
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AgCl沉淀的洗涤 |
D.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