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稀有气体;
(2)白色固体物质是五氧化二磷;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氧气;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二氧化碳;
(5)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分析 (1)通常用作保护气说明该气体性质较稳定,不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通电使发出有色光,为稀有气体;
(2)这些物质中为白色固体的是五氧化二磷;
(3)氧气具有助燃性且能供呼吸;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
(5)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污染空气.
解答 解:(1)通常用作保护气说明该气体性质较稳定,不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且通电使发出有色光,所以为稀有气体,故答案为:稀有气体;
(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答案为:五氧化二磷;
(3)氧气能供呼吸,且能助燃,在医疗、工业中有广泛用途,故答案为:氧气;
(4)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5)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故答案为:二氧化硫.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性质、用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至不产生气泡为止,
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蓝绿色固体.该小组同学猜想此固体为xCuCO3•yCu(OH)2.
(1)为了验证猜想,先进行定性实验.
(2)为进一步确定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使用如下装置再进行定量实验.
实验Ⅲ:称取5.190g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和D中.
①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无水氯化钙,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测定结果,反应结束时要通入适量的空气,其作用是使分解产生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D中吸收.
②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270g,装置D增重1.320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2CuCO3•Cu(OH)2.
(3)若x=y=1,写出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2Na2CO3+H2O=CuCO3•Cu(OH)2↓+CO2↑+Na2SO4.
(4)已知20℃时溶解度数据:S[Ca(OH)2]=0.16g,S[Ba(OH)2]=3.89g.有同学据此提出可将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等体积的饱和Ba(OH)2溶液,其可能的依据之一是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相同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钡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多.
(5)有同学为了降低实验误差,提出如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加热装置B前,先通空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C、D的初始质量
B.将D换为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
C.将C、D颠倒并省去E装置.
实验I: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至不产生气泡为止,
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蓝绿色固体.该小组同学猜想此固体为xCuCO3•yCu(OH)2.
(1)为了验证猜想,先进行定性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Ⅱ | 取适量蓝绿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 | 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产生无色气体 | 蓝绿色固体中含有C${{O}_{3}}^{2-}$ |
实验Ⅲ:称取5.190g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和D中.
①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无水氯化钙,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测定结果,反应结束时要通入适量的空气,其作用是使分解产生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D中吸收.
②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270g,装置D增重1.320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2CuCO3•Cu(OH)2.
(3)若x=y=1,写出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2Na2CO3+H2O=CuCO3•Cu(OH)2↓+CO2↑+Na2SO4.
(4)已知20℃时溶解度数据:S[Ca(OH)2]=0.16g,S[Ba(OH)2]=3.89g.有同学据此提出可将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等体积的饱和Ba(OH)2溶液,其可能的依据之一是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相同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钡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多.
(5)有同学为了降低实验误差,提出如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加热装置B前,先通空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C、D的初始质量
B.将D换为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
C.将C、D颠倒并省去E装置.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 | |
B. | 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 | |
C. |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4 | |
D. |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
7.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 | 向0.1 mol/L、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OH-=H2O | |
B. |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 | |
C. | 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rac{1}{2}$ H2SO4(aq)+$\frac{1}{2}$ Ba(OH)2(aq)=$\frac{1}{2}$ BaSO4(s)+H2O(l)△H=-57.3 kJ/mol | |
D. | 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
4.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 )
①中现象 | 解 释 | ||
A | Ba(NO3)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生成白色BaSO3沉淀 |
B | 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
D | 酸性KMnO4溶液 | 紫色褪去 | SO2具有还原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垃圾是污染物,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 |
B. | 堆肥法处理垃圾是最理想的垃圾处理方法 | |
C. | 废旧金属、玻璃等不属于垃圾 | |
D. | 没有绝对的垃圾,垃圾也可回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