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1)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将pH试纸置于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瓷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的中央,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pH值.若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测定某碱性溶液,测定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是:偏小(偏小或偏大).(2)今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K+浓度是0.2mol•L-1,SO42-的浓度是0.7mol•L-1.则 Al3+物质的量浓度应等于0.4 mol/L.
分析 (1)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试纸已经用蒸馏水湿润,稀释了待测溶液;
(2)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列关系式:c(Al3+)×3+c(K+)=2×c(SO42-),将各种离子浓度代入即可.
解答 解:(1)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溶液为碱性,经蒸馏水稀释后,所测pH要减小,故答案为:将pH试纸置于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瓷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的中央,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pH值;偏小;
(2)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列关系式:c(Al3+)×3+c(K+)=2×c(SO42-),将各种离子浓度代入得:c(Al3+)×3+0.2mol•L-1=2×0.7mol•L-1,c(Al3+)=0.4mol/L;
故答案为:0.4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pH试纸的使用方法和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掌握公式的运用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A. | NaCl NaBr | B. | NaCl NaBr Na2SO4 | ||
C. | NaCl | D. | Na2SO4 |
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 |
B. |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 |
C. | 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 |
D. | 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
3.在AgCl沉淀中加足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 Ksp(AgI)>Ksp(AgCl) | |
B. | 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Ag+和I-的浓度之积大于Ksp(AgI) | |
C. | 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Ag+和Cl-的浓度之积大于Ksp(AgCl) | |
D. |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
10.X、Y、Z、M、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元素.Y、Z、M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Y与M可形成YM2分子;X与Z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W>Z>Y>X>M | |
B. | YM2、Y2X2、W2M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 |
C. | 元素Z和元素M的最高正价的数值之和等于11 | |
D. | 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
7.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Y、Z、W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 |
B. | 39g Z2Y2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1.204×1024 | |
C. | 元素Z、R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 |
D. | 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