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图(图4)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注目。这里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诸省。
材料二“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
1.导致“中部塌陷”的原因,与国家近20年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央重点发展 ,80 年代末倾力打造 , 90年代中重点建设 ,90代末实施 , 2003年又提出了 ,所有这些都与“不是东西”的中部擦肩而过,从而使中部成为“政策边缘化地区”。 (①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②振兴东北、③珠江三角洲、④长江三角洲、⑤西部大开发) 下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④② B.④③①⑤② C.③④①⑤② D.③①④⑤②
2.有关中部地区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 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3.山西省与环渤海经济区的联系是( )
A. 将二者联系的唯一途径是铁路交通线
B.山西可为环渤海经济区提供能源和水源
C. 环渤海经济区可以为山西省提供科技和经济贸易通道
D. 面临的共性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的速度
4.山西省位于:①黄土高原;②东部季风区;③东部经济地带;④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下列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居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眚藏高原一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_太行山
1.C
2.D
3.C
4.D
5.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1.不同历史阶段我国的发展重点地区和发展战略,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格局。
2.郑州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和工业,但不具备发展成为全国钢铁基地的条件,如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或廉价的水运条件。
3.山西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资金、人才不足;而环渤海周围能源不足,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为山西省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故选C项。
4.可用排除法,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故不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5.B项江南丘陵;C项长白山;D项黄土高原、太行山,不完全居于西部大开发区域。故选A项。
阅读图(图4)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注目。这里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诸省。
材料二“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
【小题1】导致“中部塌陷”的原因,与国家近20年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央重点发展 ,80 年代末倾力打造 , 90年代中重点建设 ,90代末实施 , 2003年又提出了 ,所有这些都与“不是东西”的中部擦肩而过,从而使中部成为“政策边缘化地区”。 (①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②振兴东北、③珠江三角洲、④长江三角洲、⑤西部大开发) 下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④② | B.④③①⑤② | C.③④①⑤② | D.③①④⑤②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
B.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
A.将二者联系的唯一途径是铁路交通线 |
B.山西可为环渤海经济区提供能源和水源 |
C.环渤海经济区可以为山西省提供科技和经济贸易通道 |
D.面临的共性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的速度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眚藏高原一横断山 |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_太行山 |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0分)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
美国 | 28 | 30071 |
中国 | 27 | 132256 |
俄罗斯 | 6.61 | 14289 |
印度 | 5.83 | 109535 |
日本 | 4 | 12762 |
德国 | 3.56 | 8245 |
澳大利亚 | 2.26 | 1973 |
南非 | 2.22 | 4276 |
英国 | 2.12 | 6060 |
韩国 | 1.85 | 4828 |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6分)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6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3分)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9分)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11分)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0分)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
美国 |
28 |
30071 |
中国 |
27 |
132256 |
俄罗斯 |
6.61 |
14289 |
印度 |
5.83 |
109535 |
日本 |
4 |
12762 |
德国 |
3.56 |
8245 |
澳大利亚 |
2.26 |
1973 |
南非 |
2.22 |
4276 |
英国 |
2.12 |
6060 |
韩国 |
1.85 |
4828 |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6分)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6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3分)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9分)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11分)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
美国 | 28 | 30071 |
中国 | 27 | 132256 |
俄罗斯 | 6.61 | 14289 |
印度 | 5.83 | 109535 |
日本 | 4 | 12762 |
德国 | 3.56 | 8245 |
澳大利亚 | 2.26 | 1973 |
南非 | 2.22 | 4276 |
英国 | 2.12 | 6060 |
韩国 | 1.85 | 4828 |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