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比赛路线沿线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利马地区自然带的形成受地形因素影响 | |
B. | 甲地沿岸渔场与北海道渔场的成因相同 | |
C. | 乙地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经度地带性规律 | |
D. | 马德普拉塔受到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
分析 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解答 解:利马地区自然带的形成受洋流(秘鲁寒流加剧了沿岸荒漠化程度)因素影响;甲地沿岸渔场成因为沿岸上升流,北海道渔场的成因为寒暖流交汇;马德普拉塔受到沿岸洋流(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关于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洪涝灾害较少 | |
B. | 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不会有洪涝灾害发生 | |
C. | 锋面和气旋都可能产生暴雨,形成洪灾 | |
D. | 洪水的形成只与降水的强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
2.三沙市设立时,威胁该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 | 地震 | B. | 洪涝 | C. | 台风 | D. | 寒潮 |
19.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华北平原--旱灾多发 | B. | 台湾省--沙尘暴多发 | ||
C. |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 D. | 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 |
6.从小麦种植范围的扩大可以看出( )
A. | 人口向高海拔地区迁移 | |
B. |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是单一的 | |
C. | 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是在变化的 | |
D. | 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
16.关于图“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区比a区纬度高,热量是决定两区差异的主导因素 | |
B. | c区比a区距海远,水分是决定两区差异的主导因素 | |
C. | b区内地形复杂,海拔是决定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 | |
D. | a区内南北跨度大,热量是决定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 |
2.洪泽湖洪涝灾害多发,与该湖洪涝灾害无关的是( )
A. | 泥沙不断积淤积,湖泊蓄水量有限 | |
B. | 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水量 | |
C. | 湖水下泄通道不畅 | |
D. | 每年雨季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 |
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1)读图1,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535.95 | 1705,68 | 1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460.99 | 1543.03 | 1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788.5-1870 | 1841.5-1935 | 1894.5-2000 |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