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潮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在咫尺又同为内陆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马铃薯性喜凉,地下块生长偏好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的的喀喀湖流域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薯的原产地,印安人发明的“台田”技术(在湖畔平原修筑沟渠、水塘与高台)使马铃薯产量得到显著的高。图A示意的的喀喀湖和波波湖的位置。图B为“台田”技术示意图

(1)请填空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的过程。 ---形成盆地,积水形成湖泊。

(2)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一个是淡水湖,一个是咸水湖。请任选一湖,说明它形成咸水湖(或者淡水湖)的原因。

(3)概括两方面说明“台田”技术在马铃薯保产增产中的作用。

【答案】1)板块相互挤压,地表褶皱隆起断裂形成构造盆地;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汇入,积水形成湖泊。

2)的的喀喀湖不断得到山地大最冰雪融水和雨水的淡水补给(冲淡);海拔比波波湖高,湖中盐分通过河流排入波波湖中,盐分在湖中积累少。或者波波湖是个海拔较(的的喀喀湖)低的内陆湖,从的的喀喀湖输入的盐分不断在湖中积累,湖水盐度升高变咸。

3)修筑台田抬高了农田的地势,方便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同时使土壤变得深厚疏松,利于地下薯块生长;该地气候干湿分明,修建沟渠、水塘,利于雨季排蓄洪水,旱季提供灌溉水

【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可知,的的喀喀湖是构造湖,高山积雪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形成的过程先是板块相互挤压,地表褶皱隆起断裂形成构造盆地,然后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汇入,积水形成湖泊。

(2)的的喀喀湖有大量的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也有一定的雨水补给,这些都是淡水补给,海拔比波波湖高,有河流流出,湖中盐分通过河流排入波波湖中,盐分在湖中积累少,所以湖水是淡水。波波湖海波较低,是内陆湖,湖泊没有外泄河流,从的的喀喀湖输入的盐分不断积累,湖水盐度不断升高,湖水为咸水。

(3)土壤肥力决定于土壤的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修筑台田抬高了农田的地势,土壤中多余的水分便于下渗,排入沟渠中,避免土壤水分含量太高,同时使土壤变得深厚疏松,利于地下薯块生长,该地气候干湿分明,修建沟渠、水塘,雨季利于排放洪水,旱季利于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灾害发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