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 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根据材料,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

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

【答案】趋势: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外交。主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到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答“从单边外交到多边外交”或者“从革命型外交到国家型外交”

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局面,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苏联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中国所以采取“一边倒”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国际上,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所以采取全方位外交方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

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

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

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可概括出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外交。从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等角度直接迁移所学知识即可。第二小问,

从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和国际政治格局、经济联系等角度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风俗概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法国丹纳《艺术哲学》

材料二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材料三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五 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丹纳和毛泽东观点的相同之处,并指出材料一中丹纳观点的谬误,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三中的指哪一文学流派?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体现文学流派的特点,请另举一例具有这一特点的法国绘画作品。

(4)材料五中作者是谁?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他为何会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5)据毛泽东的观点,材料三、四、五体现的文学流派从本质上反映了怎样共同的社会生活

【题目】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合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题目】60多年来中国外交在战略上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的中共八大提出“伟大的中苏同盟是远东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兄弟国家”的“同志式的援助”是“不可缺少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友谊是牢不可破的是永恒的”因此“继续巩固和加强这种团结和友谊是我们最高的国际义务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摘编自张清敏《六十年来新中国外交布局的发展》

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

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以压促变希望“苏东波”在中国出现。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

国政府实行“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三 世界是三维的第一维是经济的世界是全球化、制造业、贸易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中国快速崛起第二维是政治的世界是联合国、战略对话的、谈判中的世界中国越来越积极从韬光养晦向战略性介入的过程中转变中国最短板的是社会的世界中国基本还没有发声。

——摘编自王逸舟《国际政治趋势——走过从前走向未来》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政策?据所学知识谈谈采取这一政策的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实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

3材料三认为我国哪个领域的成就最突出?你认为下一步应如何改变中国的“短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