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1000多年来,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如下图)是当地独具特色的聚落景观。下图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分析该地区形成这种“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聚落景观的原因。

(2)19世纪中期以后该地些古城逐渐衰落,分析这些古城衰落的原因。

近年来,该地的一些城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发展旅游业。

(3)请结合该地特色设计几个旅游项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案】(1)该区域地势低平,降水充沛,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水运便利;民居傍水而建,用水方便。

(2)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京杭运河因泥沙淤积,通航能力下降);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传统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等产品产地增加,竞争激烈)导致经济优势弱化。

(3)下表,答案合理即可。

项目

旅游项目简要说明

设计意图

1

品尝特色美食

体会饮食文化

2

展示体验传统手工艺

了解当地历史

3

参观特色古建筑

欣赏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

【解析】

本题考查“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聚落景观成因、衰落原因及旅游规划等知识点。

(1)江浙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水运便利;民居傍水而建,用水方便、运输便利。因此形成了“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聚落景观。

(2)该地这些古城依河而建,在历史早期水运较发达,对经济促进作用大;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京杭运河因泥沙淤积,通航能力下降,沿岸城市聚落逐渐衰落;“1000多年来,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传统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等产品产地增加,竞争激烈,导致经济优势弱化。

(3)该地的一些城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发展旅游业。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可以发展特色美食品尝,体会当地饮食文化;展示体验传统手工艺,了解当地1000多年传统手工艺历史;参观特色古建筑,欣赏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