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引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读相关资料回答。

材料一:“京津冀地形图”、“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与“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简图”。

材料二:2013年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统计简表。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城镇化水平

(%)

第一、二、三

产业结构(%)

交通时间距离

北京

1261

86.2

0.8∶22.3∶76.9

京津:33分钟

天津

1183

81.6

1.3∶50.6∶48.1

津冀(石家庄):5小时

河北

386

48.2

12.3∶52.2∶35.5

冀(石家庄)京:1.3小时

(1)归纳京津冀地区城市分布特点。

(2)分析冀成为北京产业转移地的主要原因。

(3)运用产业结构原理,评价北京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合理性。

(4)根据材料,就如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1)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大多分布在半湿润地区;东部和南部城市密集,西部和北部稀少;大中小城市都有分布,北京为核心城市,形成城市圈(群)。

(2)河北离北京近;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基础条件好。

(3)与北京功能(政治、文化)定位相符;北京科研力量强、人才多;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环境质量提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得到更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应适度控制北京与天津的人口,加快河北的城市化进程。京、津的人口密度大,河北人口密度小;进一步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的产业结构,形成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与互补。产业雷同、恶性竞争。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三地交通通达度差异大。加强三地大气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是我国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的重灾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1)城市分布属点状地理事物分布,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阅读“京津冀地形图”、“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可知,图中东部和南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湿润,城市分布密集;而西北部多山地地形,气候较干燥,城市分布稀疏;大、中、小城市都有分布,中部地区城市规模较大,南北部地区城市规模较小,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

2)本题主要考察工业区位因素。河北保定、廊坊等城市毗邻北京;有京广、京九等铁路与北京市相通,交通便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规划,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城市规模小,地价低;劳动力廉价;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好等。

3)第三产业即各类服务或商品。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和国家的首都、文化中心,其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原因有:科技发达,人才聚集,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小,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提升北京的政治、文化地位,发挥优势资源。

4)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充分利用京津冀河北各自的区位优势,扬长避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间的联系。

京、津地区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城市化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河北人口密度小,发展空间较大,自然资源丰富,二、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

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分散首都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天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加工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