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下表)、太阳系模式图(下图)
行星 | 距太阳(地球=1) | 体积(地球=1) | 赤道半径(千米) |
水星 | 0.387 | 0.056 | 2440 |
金星 | 0.723 | 0.856 | 6050 |
地球 | 1.00 | 1.00 | 6378 |
火星 | 1.52 | 0.15 | 3395 |
木星 | 5.20 | 1316.00 | 71400 |
土星 | 9.50 | 745.00 | 60000 |
天王星 | 19.20 | 65.20 | 25900 |
海王星 | 30.10 | 57.10 | 24750 |
(活动一)读上表和上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自转、公转方向一致。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至少三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原文:河外星系 改正:银河系
原文: 改正:
原文: 改正:
原文: 改正:
(活动二)参考一表和上图,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读上图“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结合学习材料,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提出两条改进建议。
(活动三)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条件。
【答案】(1) 错误1.原文:总星系 改正:可观测宇宙
错误2. 原文:同一轨道 改正:各自轨道
错误3. 原文:自转、公转方向一致 改正:公转方向一致
错误4. 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改正: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错误5. 原文:日地平均距离约 1.5 千米 改正:日地平均距离约 1.5 亿千米
(2)从天体的大小、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公转轨道的形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任写两条满分)
(3)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能量来源稳定
【解析】
题目通过太阳系八大行星对比和太阳系组成图,考查太阳系组成及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根据太阳系组成相关知识分析,该同学描述中出现多处知识性错误: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轨道上”(同一轨道平面上,按各自不同的轨道半径)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自转、公转方向一致”(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但自转方向不一致,金星自转是自东向西,其它都是自西向东)。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排在第四位的是火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1.5亿千米)。
(2)结合太阳系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和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分析,照片中八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平均递增,行星体积比例差异较小。所以结合学习材料,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提出两条改进建议:调整各行星的轨道半径,按实际比例确定轨道;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比例调整制作模型的大小。
(3)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条件主要是外部条件,可以从运动环境和光照热量条件八大行星运行具有共面性、近圆形和同向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能量来源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