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2011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10月16日晚上,农业部、教育部、国家粮食局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在浙江宁波主办了“2011年世界粮食日——烛光守夜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
材料2: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材料3:灾害引发的粮食危机紧急情况次数。
材料4: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变化图。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洲。(4分)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2分)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1993年,____________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____________;其后两者交替上升。(6分)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5)根据材料2、3分析图中“饥饿热点”地区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8分)
解析:第(1)题,直接读材料1图可看出,亚洲和非洲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较多。第(2)题,甲地位于西亚地区,降水不足,因此灌溉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第(3)题,分析材料2可得出答案。第(4)题,比较材料3中我国粮食生产量和粮食消费量可知B项说法正确。第(5)题,从人口、生态、灾害等角度分析。
答案:(1)亚 非 (2)C (3)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4)B
(5)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有些地区政治局势动荡,人为灾害较多;经济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