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

梁启超小传

陈书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哀时客、饮冰子、饮

冰室主人、新民子等。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受其影响,开始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十九岁那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次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年,他20岁。

1894年7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撰稿人。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任总撰述。梁启超撰写了六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立论新颖,感情充沛,文笔华美,流畅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时《时务报》风靡了全中国,数月之间,销行达到一万多份。梁氏自己说: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又说:《时务报》实为中国革新之萌蘖。就连当时反对维新的胡思敬,也在《戊戌履霜录》中惊呼:当《时务报》盛行,启超名重一时,士大夫爱其言语笔札之妙,争礼下之。上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由此可见梁启超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之强烈。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103天的百日维新期间,梁启超作为维新主帅康有为最重要的助手,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他致夏曾佑的信中所言:新政来源,真可谓全出我辈。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1898年至1903年五年之间,梁启超在《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上共发表80多篇文章和专著,多方面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思想,猛烈地抨击了清王朝的腐朽黑暗,深刻地批判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著名诗人黄遵宪称颂梁启超的思想言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1903年后,梁启超在政治上经历了从提倡民权,鼓吹破坏主义,到坚持保皇,主张与革党死战的转变。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便积极策划并参与了倒袁活动,加速了袁氏洪宪帝制的失败。1917年,曾任北洋军阀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但仅仅三个月便去职,从此结束了政治生涯。

此后的十多年,梁启超主要从事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在清华、南开等大学任教,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哲学、佛学、史学、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梁启超自称夙不喜桐城派古文,也打破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的束缚,自求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当时号称新文体。他的新体散文在中国大地从上到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其影响之大,是举世无二的。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用诗一样的语言礼赞梁氏的文笔: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习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当时的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可以说,梁启超的文章在整个中国近代散文史上都是无人可与伦比的。

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得好:梁任公笔下大有魔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不到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因病溘然长逝,终年56岁,他最后写下的一行字,是: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如生。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启超56年的人生,以1917年辞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为界,前期积极从政,后期潜心治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B.小传用反对维新的胡思敬对《时务报》和梁氏的赞语,直接表明梁启超创办报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动摇了保守思想。

C.作为维新主帅康有为最重要的助手,梁启超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炫耀自满的心理,在给夏曾佑的信中说自己拟定了全部新政。

D.由于敢于打破自身束缚,梁启超凭借新兴气锐的新文体完全扫荡了文学上的旧思想旧风气,成为无人可比的散文家。

E.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十多年里,梁启超成为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在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严复评价梁启超笔下大有魔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印证了这一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一生能取得政治与学术上众多业绩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冋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启超去世后,时人评价他前半生是长彗烛天,琼花照世,暮年却是光(光彩)沉响(声音)绝,你同意这一评价吗?请结合本文以及课内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