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关于“保护森林绿化祖国”的正确叙述是

[  ]

A.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B.我国已提出要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的奋斗目标

C.提高森林覆盖率起不到防御自然灾害的作用

D.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不属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答案:AB
解析:

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根据图中地理信息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随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决定,在四川之后,重庆、云南、黑龙江等省市区也全面发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海南也提出发展生态绿化省工程。

(1)图中的大部分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经济开发区。

(2)图中CD界线属于________界线;AB段线属于________分界线的一段;MN属于我国________主干管道走向的西北段。

(3)MN管道对沿线经过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这些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输气管道跨越了________级地势阶梯,跨越黄河干流河道________次,自西向东横穿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部还有常规能源要实现________东送工程。

(6)图中兼跨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同时属于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青藏高寒区的省区是

[  ]

A.西藏

B.青海

C.四川

D.甘肃

(7)保存有秦渠、汉渠、唐徕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舍相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是图中的________处。近两三百年才大规模开渠引水,发展成为著名的“塞上米粮川”的是图中的________处;当地各族人们利用这里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把荒漠变成肥沃绿洲的是图中的________。

(8)“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①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③是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④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我国pH小于4.5的重酸雨主要分布在________以南地区,分别有沪宁杭工业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图中阴影的部分是________地区。

(10)我国政府已采取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这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灾的成因与教训:1998年发生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说,主要是天灾造成的。当然也与多年来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有关。这次洪水再次告诫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洪灾这件坏事中引出有益的结论:这次洪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然灾害是件坏事,但通过同它的斗争,人们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决定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连续13年每年拨给四川省4.8亿元,四川省出资4.8亿元,用于森林工业经营林、保护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发布关于四川西部三角州两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在四川之后,重庆、云南、黑龙江等省市地区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同时,将帮助森林工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开辟新的财源。

(1)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滥伐森林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试从季风气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综合分析长江容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随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从哲学上分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这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灾的成因与教训:1998年发生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说,主要是天灾造成的。当然也与多年来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有关。这次洪水再次告诫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洪灾这件坏事中引出有益的结论:这次洪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然灾害是件坏事,但通过同它的斗争,人们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决定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连续13年每年拨给四川省4.8亿元,四川省出资4.8亿元,用于森林工业经营林、保护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发布关于四川西部三角州两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在四川之后,重庆、云南、黑龙江等省市地区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同时,将帮助森林工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开辟新的财源。

(1)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滥伐森林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试从季风气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综合分析长江容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随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从哲学上分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