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这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灾的成因与教训:1998年发生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说,主要是天灾造成的。当然也与多年来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有关。这次洪水再次告诫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洪灾这件坏事中引出有益的结论:这次洪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然灾害是件坏事,但通过同它的斗争,人们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决定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连续13年每年拨给四川省4.8亿元,四川省出资4.8亿元,用于森林工业经营林、保护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发布关于四川西部三角州两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在四川之后,重庆、云南、黑龙江等省市地区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同时,将帮助森林工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开辟新的财源。
(1)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滥伐森林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试从季风气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综合分析长江容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随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从哲学上分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解析:
( 1)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多,土壤贫瘠,水旱灾害增多,地下径流量减少。( 2)我国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向亚洲东部的偏南风,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的异常,长江流域容易出现洪涝水灾。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源远流长,南北分布,夏季暴雨,众多支流注入长江,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3)与1954年相比,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加,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河床和沿岸湖底普遍淤高,导致水位超过历史最高值。( 4)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正是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人与自然之间,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环境,使经济建设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促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人口方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环境方面——狠抓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森林;在经济发展方面——狠抓环境整治,消除工业三废。 |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下图为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
材料2:下表为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
气温(℃) |
降水(㎜) |
月份 |
气温(℃) |
降水(㎜) |
1 |
-1.6 |
77 |
7 |
24.0 |
89 |
2 |
-0.5 |
58 |
8 |
23.2 |
77 |
3 |
3.8 |
87 |
9 |
19.2 |
82 |
4 |
10.4 |
95 |
10 |
13.0 |
67 |
5 |
16.3 |
101 |
11 |
4.9 |
78 |
6 |
21.7 |
117 |
12 |
-0.5 |
68 |
(1)描述该地区中部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依据材料2信息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