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囊谦盆地位于青海省最南端,地处青藏川交界地带。这里属于澜沧江的源区,年降水量约526.4毫米。澜沧江的上源和众多支流从盆地流经,自西北向东南斜穿盆地。囊谦盆地位于两条大断裂带之间,发育了很多次一级的断裂,地下存在大量石盐层。囊谦县已发现盐泉29处,其中仅有8处建为盐场且规模较小。这里的盐泉通常为自涌成泉,矿化度极高,是世界上已发现矿化度最高的盐泉。下图为囊谦县位置图和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
(1)简述囊谦盐泉形成过程。
(2)推测囊谦盐场每年晒盐季节,并说明原因。
近千年前,当地人民就利用丰富的盐泉资源进行手工晒盐,出产的食盐让地处偏僻的囊谦成了重要的商贸中心,直到今天,当地的盐场仍在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2006 年 5 月,囊谦县盐务局将 8 个盐场经营权分包给个人和集体。然而,现在大多盐场经营面临困境。
(3)分析盐场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
(4)请结合所学,为囊谦县盐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答案】(1)①大气降水在囊谦盆地西北部海拔较高地区沿地层裂隙渗入地下;②由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使地下水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运动;③在运动过程中,地下水不断与周围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解了地下含盐层;④并最终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冬春季。囊谦地处季风区,夏季多雨;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有利于晒盐。
(3)①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②传统的手工生产,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弱;③随着交通的发展,海盐进入内地,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4)①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盐类护肤品或开发其他潜在资源;②开发盐田旅游业;③转变经营方式,扩大生产规模;④生产工艺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内容新颖,综合性强,难度一般。
(1)泉水为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流,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一般多发育在断层处。“盐泉”还应强调地下水含盐量高。因此本题解答时应从地下水补给、断层发育、盐分来源等方面考虑。
结合文字材料、分析“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可知:大气降水在囊谦盆地西北部海拔较高地区沿地层裂隙渗入地下;由于地势西北高东低,使地下水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地下水不断与周围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解了地下含盐层;并最终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蒸发旺盛、降水少的季节利于晒盐。囊谦盐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不利于晒盐。冬春季节降水少,多晴天,且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天气,利于蒸发,因此囊谦盐场每年晒盐季节为冬春季节。
(3)盐场经营陷入困境主要受市场影响,“物美价廉”的商品市场竞争力更强。阅读材料可知,囊谦盐场仍在沿用传统的手工晒盐的生产工艺,规模小,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因此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交通的发展,物美价廉的海盐进入内地,对囊谦盐场在当地的销售构成冲击。
(4)措施:囊谦县盐业的发展首先应克服自身的不足,然后再考虑对食盐进行深加工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针对当地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等特点,应注意转变经营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深加工可以开发盐类护肤品或开发其他潜在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应重点考虑发展旅游业,让游客参与、体验晒盐过程,参观盐田周边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