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A.由青岛交响乐团演奏的《英雄》序曲音调抑扬宛转、高亢激昂,听者击节叹赏,一曲终了,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向乐团致敬。

B.现在一些演员为了博得关注各尽所能,不择手段,他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炒热度,还有的在网络上借助水军为自己造声势。

C.新闻炒作经常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连篇累牍地讲述一些鸡毛蒜皮无关宏旨的细节,这些做法已经背离了新闻业的基本原则。

D.上世纪四十年代这位犹太艺术家长居上海,他的画作以卡通的形式大致再现当时这座城市繁华生活的吉光片羽,让人可以领略当时东方巴黎的风貌。

E.拳手弗莱切在比赛中善于临场改变战术,一旦距离被他控制,纵然你拥有万夫莫敌之勇,穿云裂石之力,也很可能被打倒在地。

【答案】AC

【解析】A项,击节叹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B项,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此处不合语境。C项,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D项,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此处用错对象。E项,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此处望文生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的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 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其唯道德之乡乎

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不材不成材

B.于故人之家 寄宿

C.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 明日第二天

D.弟子 志向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鸣却被杀庄子看来只有处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

B.山木和雁的命运给人的启示就是人生于世凶险太多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判断出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险。

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D.人类与万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说贤能就可能受到谋算无能又会受到欺侮所以说不可得而必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