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答案】D

【解析】A葱岭”“朝鲜”“缅甸后的顿号应为逗号。B项括号放句号前。C项顿号应为逗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庸保:帮工,伙计。庸,同。被雇用的人。家丈人:东家,主人。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社稷,指土神,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