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为著名的避暑胜地。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

材料二: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被称为“风暴角”。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波浪波高一般有15米左右,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材料三:桌山及好望角位置示意图。

(1)推测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试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上帝的桌布”的形成过程。

(3)分析桌山中部洼地景观与顶部其他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

(4)简述好望角海域冬季杀人浪的成因。

【答案】(1)桌山由沉积岩石灰岩构成,证明其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现在桌山海拔较高,故沉积后又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2)盛行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沿桌山爬升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

(3)桌山顶部平坦,降水量较少;受西风影响,风力侵蚀强烈,蒸发旺盛,植被稀少,形成戈壁;中部洼地土壤沉积条件更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较好的土壤条件;桌山受西风影响水汽丰富,夜晚气温下降水汽冷凝汇集于洼地;中部洼地地势较低,风力较少,蒸发作用较弱,土壤中水分较多,有满足植物生长的水分。(最后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4)地处多支洋流交汇区域(极地东风影响下的海浪也会影响该海域);好望角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强劲;好望角西部没有陆地遮挡,洋流直接拍打海岸形成巨浪。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桌状山特殊的气候和天气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桌状山不同地区景观差异的形成原因。此题综合性较高,难度较大。

1)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根据地质过程来推断其经历的内外力作用先后顺序。由材料可知桌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说明其是在地势低洼处沉积环境形成的;现在海拔较高,多悬崖峭壁,说明其是经历地壳抬升;因山顶如削平,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此地降水少,长期遭受风力侵蚀而形成。

2)“上帝的桌布”是指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因此应分析其水汽来源、云雾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地西面临海,为地中海气候,其降水主要与西风有关。盛行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水汽沿桌山爬升并在山顶凝结成云覆于桌山之上,形成所谓的“上帝的桌布”。

3)桌山中部洼地景观与顶部其他区域景观差异主要表现在植被的不同,顶部植被少,中部洼地植被茂密,这与二者的地形及降水不同有关。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为主,说明此地降水量稀少,主要是因其顶部平坦,虽有西风影响,但降水较少,风力侵蚀强烈,蒸发旺盛,植被稀少,形成戈壁。中部有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说明此地有水资源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主要是因此地受西风影响水汽丰富,受昼夜温差大的影响导致水汽冷凝附着在植物叶面上,最终汇集在此地,植物生长旺盛。

4)好望角位于南非南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这里位于西风带控制区,尤其是好望角的冬季,中纬度地带就成了温差较大的地区,冷暖气流不断交汇运动,极易导致风暴频发。好望角接近南纬40度,而南纬40度至南极圈是一个围绕地球一周的大水圈,广阔的海区是好望角巨浪生成的另一个原因。此外,在辽阔的海域,海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作用,也是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强劲的西风急流掀起的惊涛骇浪常年不断,尤其在冬季频繁出现,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就更加恶劣。因此,西方国家常把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称为“咆哮西风带”,而把好望角的航线比作“鬼门关”,把冬季的海浪称为杀人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