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穿

吴伟业

势削悬崖断,根移怒雨来。

洞深山转伏,石尽海方开。

废寺三盘磴,孤云五尺台。

苍然飞动意,未肯卧蒿莱。

【注】 ①穿山:诗人故乡江苏太仓海边的一座山,山中有石洞可穿行。②吴伟业:晚明诗人。这首诗写于诗人青年时期。

(1)诗歌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尾联中“未肯”一词在诗中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歌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高迈空阔的画面。首联写山势陡峭,山根似乎在移动,激荡起漫天怒雨;颔联写山洞幽深,山势盘旋,诗人穿行至山顶,见茫茫海天,豁然空阔。

(2)①“未肯”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苍然斜耸的石台,虽与“废寺”为邻却不甘心被荒草掩埋的姿态,突出了石台的孤傲不驯。②“未肯”二字托物言志,借耸拔于穿山之巅的“石台”表达了诗人不甘被埋没、渴望在政坛上展翅翱翔的凌云之志。

【解析】 吴伟业的这首《穿山》,以咏山为题,向当世宣告了这位年方二十的青年布衣的峥嵘壮志。位于诗人家乡的“穿山”,名不见经传,但在志雄气傲的诗人眼中,它却似乎正拔地而起、不断升腾,挟带着一派吞吐风云的豪迈生机。首联写山势陡峭,贴地的山根似乎在隆隆移动,激荡起漫天怒雨。颔联描绘诗人穿行于幽深山洞的景象。前句写洞间俯临之景,后句写山巅远眺之景。这山洞大抵随山势盘旋而上,直至山巅。当诗人登临山巅时,眼前又豁然一片空阔。颈联描绘山巅上的景物。这里至今还留有一座寺院,可惜门庭荒寂,一片蓬蒿丛中,一座石台拔出其间。尾联的跳出,使颈联的孤清氛围一扫而光。那苍然斜耸的石台,虽与“废寺”为邻,却不甘心被荒草掩埋,似乎要凌空直上。诗人给石台灌注了一股孤傲之气。其实这正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年轻的诗人虽然现在还是一介布衣,但早就立志在政坛上有所作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