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可用于指导农业耕种,现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结合材料,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朱红家里朝南的阳台在大寒这天正午不再被南楼遮挡,开始能照射到阳光,她家的阳台正午不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为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2】“清明时节雨纷纷”,主要是
A.华南准静止锋形成的降水B.华北冷锋形成的降水
C.南方丘陵的地形雨D.江淮一带的对流雨
【答案】
【1】B
【2】A
【解析】
【1】根据地球运动的对称性规律,在冬至或夏至前后间隔相同时间的两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读图可知,大寒和小雪这两天正午太阳相同,这两天阳台正午刚好不被南楼遮挡,从小雪到大寒这段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小雪和大寒,所以这段时间阳台正午会被南楼遮挡不能照射到阳光,每15天约一个节气,所以持续的时间大约为2个月。故选B。
【2】读图可知,清明在春分之后,时间大约在4月5日前后,此时雨带在我国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A正确;清明时节雨带还没有到达华北和江淮一带,而且华北冷锋形成的降水和江淮一带的对流雨降水强度都比较大,不符合诗中描写的降水特点,B、D错误;此时的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不是地形雨,C错误。故选A。
地球运动的太阳高度角对称规律:
(1)以直射纬线为对称轴的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以直射经线为对称轴的东西两侧,纬度相等的两地太阳高度角相等。
(3)同一地点关于夏至日(冬至日)对称的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4)北半球某纬度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南半球同纬度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5)北半球某纬度在与夏至日(冬至日)相隔几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南半球同纬度在与(冬至日)夏至日相隔几天的正午太阳高度。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