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受到地势起伏的影响,山谷不同位置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山谷农作物分布图。
(1)分析说明东北山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比较A处与B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与山谷底部农作物相比,说明半山坡农作物不易受冻害的原因。
【答案】(1)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分丰富,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山区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不同的海拔形成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了适合多种植物生长的环境。
(2)A 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 B 地少(A 地土壤有机质少,B 地土壤有机质多)。东北山区植被丰富,地表枯枝落叶多,微生物分解枯枝落叶产生的有机质丰富;受地表径流的影响(搬运),A处的有机质容易随水流动到B处,增加了 B 处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所以A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 B 地少(B 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 A 地多)。
(3)冬季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将谷底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农作物不易受到冻害。
【解析】
本题以我国东北某山谷农作物分布图为例,考查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因素、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的因素及热力环流原理在山区农业生产的中的应用。
(1)本题考查影响植物丰富的原因从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气候方面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热条件;从地形来看,东北地区多山地,海拔垂直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山体气候类型多样,为植物的多样性生长提供有力条件。
(2)本题考查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结合图中,A地位于山地,B地位于山谷,造成两地之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主要的因素应该从地形进行分析,东北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低,植物的枯枝落叶多,在微生物分解下,产生的有机质多;由于B地为山谷,海拔较低,山上的有机质在流水的搬用作用下会顺着地表被搬运到B处,进而增加了B处的有机质,因此B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 A 地多。
(3)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进行分析,冬季夜晚,山坡海拔较高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山谷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因此在山谷与山坡之间就产生了热力环。山上的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次出至山谷,导致山谷气温低,农作物易遭受冻害;而山谷气温被山坡下来的冷空气抬升,上升至山坡,增加了山坡的气温,从而使山坡农作物不易遭受冻害。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