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10分)

材料一 相关机构估计,1月12日发生的海地首都太子港的7.0级大地震可能最终会造成2 5万人死亡,另统计有约30万人受伤。
材料二 海地处在热带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各月平均气温在22—28℃间,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4—10月为雨季。11月—3月为干季。气温3月至11月相对炎热,12月至2月较为凉爽。
材料三  12月8日,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会场,一名海地代表手捂面孔。哥本哈根大会全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12月7日在丹麦召开,85个缔约国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歧严重,目前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共识,会议陷入僵局。而气候变暖带来的恶果,却已显现在贫穷和海岸小国的身上。
(1)分析海地多发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2)海地大地震与我国汶川大地震相比,地震的震级小,而人员伤亡却高出几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根据海地气候资料分析,海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同纬度的广东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是什么?
(4)哥本哈根大会,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共识,为什么海地代表很沮丧?(2分)


(1)海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海地位于太平洋(加勒比)板块和大西洋(北美板)块交界处。
(2)海地地震震中距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太子港)较近:海地的建筑较差;救援力量弱
(3)热带草原气候;广东受到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4)哥本哈根大会全名《联台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研究减少碳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大会;全球变暖导致海面上长;受到影啊最大的是岛屿国家,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宜万铁路于2010年12月23日正式通车运营,它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

材料二 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宜万铁路的前身),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但宜万铁路的修建方案是“越岭线路”,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区,遍布岩溶、暗河等,地质条件复杂。下图为宜万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宜万铁路通车后,上海到成都开行的K696次列车,将比原来绕行郑州、西安的线路节约10个小时左右。下表为K696次的列车时刻表。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张同学计划在3月20日乘坐该次列车从上海回成都(104°E),并计划下车后(不考虑列车晚点),如果天还没有黑(太阳落山)就徒步回到他在成都市区的家中。

站名

上海

南京

宜昌

万州

成都

到站时间

(北京时间)

3月20日09:20

3月20日

13:36

3月21日03:15

3月21日08:35

3月21日19:13

(1)2003年12月1日,在湖北恩施举行了宜万铁路的奠基仪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恩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2)清末开始,人们就想建宜万铁路(前身是川汉铁路),试分析当代宜万铁路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宜万铁路的成功修建,说明制约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选择“越岭线路”方案的原因。

(5)你认为小张下火车后可以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步行回家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